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實體經濟?2018國際貨幣論壇小企業白皮書成亮點

7月中旬,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系列活之中國人民大學2018國際貨幣論壇正式拉開帷幕。本次論壇聚集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傑出學者、企業家,不僅為行業搭建探討交流的平臺,更為金融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啟發與思考。而在7月15日召開的金融分論壇上,與會者圍繞“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與升級”各抒己見。

同時,深圳壹賬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為金融壹賬通)發佈業內首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白皮書——《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變革與金融科技前沿發展》(下稱為白皮書)。金融壹賬通與各路大咖共襄盛舉,以發佈的白皮書同與會者一起探討金融科技、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與趨勢。而這份白皮書也成為當日亮點,為中小企業信貸難題提出了新思路。

聚焦中小企業信貸難題,金融壹賬通白皮書提出新思路

在白皮書中,亮點內容層出不斷。整體來看,白皮書主要聚焦於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現狀,肯定了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但同時指出它們正在遭遇金融困境。尤其是在融資方面,中小企業的融資訴求得不到真正的滿足。而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白皮書指出,必須通過金融科技來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問題的解決提供新視野、新思路。

此外,在白皮書發佈會環節上,與會嘉賓發表的主旨演講受到了業內權威人士的肯定。金融壹賬通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首席運營官黃宇翔結合白皮書內容,從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及在中小企業應用場景案例等方面,對金融科技的動向及其在中小企業落地的情況進行了深入剖析。

黃宇翔認為,全球金融科技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而中國處於領先地位。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資總規模達到1054億美元,較2016年新增融資金融約215億美元,新增部分中,中國融資額佔比57%,發展十分迅猛。此外,金融科技也已從一種“可選”的提效工具迅速成長為“必選”的發展利器。隨著新的數字化商業模式日漸清晰,金融科技公司已經成為金融服務市場 “不可或缺”的主要參與者。

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實體經濟?2018國際貨幣論壇小企業白皮書成亮點

但不管金融科技如何快速進化,黃宇翔表示解決行業痛點和客戶痛點仍為第一要務,也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能否立足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而金融壹賬通作為行業戰略賦能者,已打造出F2B最先進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對此,黃宇翔分享了他對小企業的認知。目前,小微企業市場巨大,數量佔整個中小企業市場97%,融資潛力達25萬億。

但與此同時,小微企業有著多元化的信貸服務的痛點與需求。一方面,小微企業資金需求有著短、頻、急的特徵,另一方面,中小銀行面臨貸前數據不全、審批低效、監控不及時等問題。為了解決雙方的痛點,金融壹賬通的信貸中心依靠大數據和科技,致力於成為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橋樑,解決小微企業信貸難題。

壹企業全面發力,用科技讓信貸更簡單

金融壹賬通旗下專注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題的平臺——壹企業,連接著中小企業這一端,解決中小企業面對融資及日常經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而壹企業最大的特性,在於其是一個“更聰明”的中小企業貸款平臺。

壹企業是如何做到“更聰明”的呢?一是壹企業應用了智能認證系統,包括客戶身份認證及數據感知技術,大幅提升申請效率,優化客戶體驗,實現更方便的操作;二是在安全方面,採用了壹賬鏈技術,保證用戶的信息安全和放款安全;三是壹企業接入了多家銀行的產品,經過後臺算法分析和比對,給用戶提供最合適的貸款產品推薦。基於這三方面的平臺優勢,壹企業能夠針對企業多元化需求,提供全面、智能、快速、安全的金融服務方案,持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難題。

金融科技如何賦能實體經濟?2018國際貨幣論壇小企業白皮書成亮點

“我們讓數據變得更有價值,金融科技助力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中小企業金融科技服務中心負責人李鵬說到。在白皮書發佈會上,李鵬針對另一平臺——壹企銀的多元特性進行全面介紹。目前,壹企銀廣泛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科技手段,打造出智能客戶匹配、智能風險防控和智能系統應用三大引擎,全面改造傳統模式下的信貸流程,開啟中小企業融資新模式。

引中小企業主共鳴,良性發展在即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全面落地的當下,金融科技已經展現出了全新的態勢。而在這種態勢下,如何發揮金融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又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金融壹賬通發佈的白皮書和相關嘉賓的演講,或許已經指明瞭一條全新道路。

在深入剖析中小企業信貸難的問題後,金融壹賬通無疑已經引起了中小企業主情感上的共鳴。而與此同時,白皮書和演講也提高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及其信貸現狀的關注。最終,通過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金融壹賬通有望促進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