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出新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題

兩部委出新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題

10月25日,財政部、工信部發布《關於對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實施降費獎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引導地方支持擴大實體經濟領域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成本,促進專注於服務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機構可持續發展。通知要求,按照市場主導、政府扶持、結果導向的原則,支持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進一步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水平。


點評:


近期,監管層就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國務院常務會議、央行、金融委等頻頻發聲表態穩定市場預期,並推出政策組合拳著力解決這一問題。此次財政部和工信部發文,從完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機制的角度支持地方實體經濟領域小微企業融資。

融資擔保是緩解地方小微企業資金瓶頸的有效途徑,但由於小微企業資信等級低、抵押物不充分、信息不對稱等特點,通過融資擔保公司提供信用擔保的服務成本較高,因此互相擔保方式普遍,部分地區由“擔保圈”引發的資金鍊風險凸顯,促進融資擔保業務健康發展、提高融資擔保專業化水平勢在必行。《通知》直指小微企業融資擔保痛點,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獎補結合促進小微融資擔保業務拓展。

《通知》主要採取兩種方式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一是對小微企業年化擔保額和擔保費率達到一定標準的省市予以分檔獎勵,有效激勵地方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業務拓展;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方案,對各省市實施區域補助,用以扶持地方擔保機構發展。基於績效的獎勵以及地區差異化的補助相對於“一刀切”的簡單平均分配方式,更有助於將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精準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成本,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之困。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規定的小微企業範圍將房地產、金融服務、投資管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地方國有企業資本運營平臺等行業企業明確排除在外,目的是切實推動資金投放到實體經濟重點領域,避免流入需重點防控風險的領域,體現了支持實體經濟的原則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要求。

在政府政策引導與財政槓桿撬動下,後續更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也將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傾斜力度,為小微企業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袁雅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