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是什麼?無非是一種局限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

殘疾是什麼?殘疾無非是一種侷限。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最為健全的思想。

殘疾是什麼?無非是一種侷限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

這句頗具哲學氣質的格言,是已故作家史鐵生在2002年那本著名的《病隙碎筆》中所撰。

關於殘疾,世人大多在病痛的日常概念裡打轉,視之為人間至苦。即使在許多智者那裡,也往往取向兩極。一種是仇恨它,失明後的博爾赫斯在日記中寫盡屈辱:“我是它的老護士,它逼著我為它洗腳!”硬漢海明威在病痛晚期,乾脆扣響了扳機。另一種則試圖將它踏在腳下。失聰多年的貝多芬宣稱“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奧斯特洛夫斯基則借保爾之口說出:“醫治一切病痛最好最寶貴的藥品,就是勞動”,由此佔領道德的高地。

“殘疾無非是一種侷限。你們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卻不能走。那麼健全人呢,他們想飛但不能飛。這是一個比喻,就是說健全人也有侷限,這些侷限也送給他們困苦和磨難。”

常人忌諱提及缺陷,史鐵生毫不避短,甚至熱情表白,“假若真能有來世,劉易斯的腳是我的夢”,並託人把自己的文集帶給他,以至於劉易斯一到中國就急著見他。二人會面時,史鐵生對劉易斯說:“你送給我的鞋我沒法穿啊。”劉易斯立即說:“你給我的文集我也看不懂啊。”

殘疾是什麼?無非是一種侷限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

那天,媒體報道的標題很耐讀,“史鐵生穿不了的鞋,劉易斯看不懂的書”,或許這正是鐵生要表達的:如果殘疾意味著不完美、困難和障礙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是殘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