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對加厚螺母的誤區及緊固件最容易忽視掉的七大誤區

一、加厚螺母

一些人常錯誤地認為,加厚螺母可以增加螺紋的工作圈數,從而提高聯接件的可靠性,其 實螺母越厚,各圈螺紋間的載荷分佈越不均勻,越容易導致聯接件鬆動。


幾種對加厚螺母的誤區及緊固件最容易忽視掉的七大誤區


二、鎖止不當

重要螺栓裝配後應採取防松裝置鎖止。當採用開口銷鎖止時,常見的錯誤是用過細的開口鎖或半片開口鎖鎖止;採用彈簧墊圈鎖止的,常見的錯誤是墊圈開口錯距過 小,失去彈性;採用鎖片鎖止的,常見的錯誤是將鎖片鎖在螺母的稜角處;採用雙螺母鎖止的,常見的錯誤是將較薄的螺母裝在外面,而且擰得不緊。

三、虛假堅固

螺栓、螺母或螺孔的螺紋內有鏽漬、水垢、鐵屑、砂粒等雜質,或聯接件的接合表面有毛刺、泥沙等雜質,裝配前未予以清除,在擰緊螺栓時,由於雜質的阻滯作用,表面上擰得很緊 了,扭矩值達到了要求,但實際上聯接件並未真正壓緊;另外,還有一種情況,由於螺孔內油泥、水垢等雜質的頂託作用,雖然螺栓扭力符合規定,但工作件並沒有 壓緊。在這樣的虛假堅固下,振動、載荷衝擊和溫度變化常使螺栓很快鬆脫。

四、一母多墊

在安裝中,有時會出現裝配後的螺栓過長現象,於是有人便在一個螺栓上裝上許多彈簧墊圈,這樣,在堅固過程中彈簧墊圈受力不均,有的會折斷,使螺栓的預緊力下降;或產生偏心載荷,降低了螺栓的聯接可靠性。

作為一名螺絲人,我們每天的生活中都會最常見的就是緊固件了,我們都覺得我們對緊固件非常的熟悉,可以說是瞭解到不能再瞭解的地步了,不過你知道你對於緊固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著哪些的誤區嗎?

1、鎖止不當

關鍵性的螺栓在配置結束之後應該立刻採取一些防松措施來進行鎖止,比較常見的錯誤大致有一下幾種:開口銷過細或者使用半片開口鎖止鎖。

2、孔隙不配

機器上承受橫向載荷和剪切力作用的螺栓,比如傳動軸螺栓、飛輪螺栓,它們與螺栓孔的配合為過渡配合,裝配應該結實可靠,而且能承受側向力。有人在裝配過程中不注意檢查,螺栓與螺栓孔之間出現較大間隙時仍然繼續安裝,這很容易發生螺栓鬆動或切斷事故。

3、墊圈過大

有時缺少大小合適的墊圈,有些工作人員會便用內徑較大的墊圈代替,在這種情況下,螺栓頭部下方與墊圈接觸面積小,會降低墊圈的承壓力或鎖止力,如果工作環境中存在振動和衝擊,螺栓很容易鬆動。

4、一母多墊

在安裝完成之後,有時候會出現螺栓過長的現象,於是有人便在螺栓上額外裝上彈簧墊圈,在這種情況下,堅固過程中彈簧墊圈受力不均會折斷,從而使螺栓的預緊力下降,還有可能產生偏心載荷,降低螺栓連接的可靠性。

5、以粗代細

機器上有許多重要連接件,如傳動軸等,螺栓大多數為細牙螺紋。因為細牙螺栓內徑較大,螺距和外角較小,強度高、自鎖性能好,承受衝擊、振動和交換載荷的能力也比較強。一旦用粗牙螺栓代用,很容易發生鬆動或脫、拆斷,甚至會造成機械事故。

6、加厚螺母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加厚螺母可以增加螺紋的工作圈數並提高聯接件的可靠性。但是事實上螺母越厚,各圈螺紋間的載荷分佈越不均勻,聯接件更加容易鬆動。

7、扭力不符

不少工作人員存在這樣的誤區:即認為螺栓應“寧緊不松”,於是便特意加大擰緊力矩,結果導致螺栓滑扣。此外,有些需用扭力擰緊的重要螺栓,有些人卻因為圖省事用活動扳手擰,結果扭矩不足,導致螺栓鬆動,甚至還釀成了機械故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