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EOS」盛大光環下低調做事的EOS New York

關注EOS超級節點的人自然繞不開EOS New York這個團隊,作為BM推特中唯一關注的一隻超級節點競選團隊,EOS New York很早便引起了我的注意。於是,這篇關於EOS New York的文章就一直在醞釀,我有很多次都下定決心去寫EOS New York,上推特、上steemit,上medium,關注所有可能和這個團隊相關的材料。但是,每次都悻悻而歸,因為能夠找到的資料太零散,中文材料更少。所以,對於這個團隊,

我總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

投票在即,這隻重量級的團隊需要一篇專訪材料來進一步走進中文社群,我只能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將這隻團隊展現給大家。

和BM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EOS New York


BM的推特只關注了16個人,其中就有EOS New York,你能想象嗎?BM甚至都沒有關注Thomas和Block.one的CEO Brendan,但是卻關注了一個超級節點競選團隊。我試圖在推特上找到原因,但是,說句心理話,我在關注New York推特的時候,沒有覺得這隻團隊在推特上有什麼一鳴驚人的言論,基本上和其他節點一樣,互轉互贊,發一下最新進展,但是BM為什麼只關注他呢?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早在超級節點風波起來之前,BM便和這隻團隊有著不一般的關係。

作為項目方,Block.one一直在聲明自己和社群之間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而作為B1公司在EOS項目上的代表,Thomas和BM對EOS New York這隻團隊情有獨鍾,其實這種情有獨鍾也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誕生在美國的項目,這種

地理上的優勢為New York贏得了先機。根據New York團隊聯合創始人Kevin Rose專訪中的敘述:去年8月份,這隻團隊就已經開始關注EOS,並且花了大部分時間通過電報等渠道就EOS的理念、技術進行學習討論。

「進擊的EOS」盛大光環下低調做事的EOS New York

我們可以想象的是,BM、Thomas還有Kevin可能曾經就坐在紐約的夜市攤上,吃著火鍋,唱著歌,吹著EOS的牛逼。所以,他們這種關係是從EOS剛誕生的時候就建立起來的,EOS New York應該就是最早站出來支持並傳播EOS的那批人,當然,這一方面得益於New York的地理優勢,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他們敏銳的洞察力。

我很多時候都在想,New York見證了EOS從最開始別人眼中的“空氣幣”到現在的會改變未來的“金疙瘩”,這批人從來沒有放棄過EOS,所以BM只關注這隻團隊是有原因的,太多人看到了希望才努力,而New York知道努力了才有希望。

雖然很多資料我們現在無法查實,但可以想象,New York早在去年8月的時候就在為EOS奔波,和BM探討技術方面的問題,給Thomas在EOS治理方面提出建議,向全世界所有想了解EOS的人開放一個基礎的交流平臺。

B1從一開始便明確表示不會參與社區事務,但EOS必須依靠社群的共識才能壯大,而且EOS是要落地百萬級的商業化應用,所以它對社群的共識要求可能比比特幣還要更大,

而這個最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正是New York在社群端為EOS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樣的New York怎麼會不贏得B1、Thomas、BM的關注,所以你現在看到的EOS New York身上的光環都是他曾經陪著EOS一起為自己爭取的。

B1曾經表示自己手裡的1億選票會視情況而做出選擇,這1億票也成為了所有節點關注的焦點。我在想,如果說B1要培養自己的嫡系節點,New York應該會是第一選擇吧。

當然,一個負責任的B1會讓自己的1億票對EOS產生最大的效益。所以,這裡所謂的嫡系節點,一定是建立在對EOS負責任,對所有token持有人負責任的基礎上,在我看來,這樣的嫡系節點不僅不會危害生態,反而會對生態有益。當然,我們還是希望這1億票不要用,因為需要用到這1億票的時候,可能就是EOS真的出現大問題的時候。

「進擊的EOS」盛大光環下低調做事的EOS New York

頂著巨大的光環,卻願意做一顆螺絲釘


EOS在啟動過程中New York不論是在技術端還是社群共識端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基本在所有的共識聲明、致謝聲明中,New York永遠都是那個第一時間出現的團隊,所以對於價值觀以及技術方面的考量,我從不懷疑這隻團隊,在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

在瀏覽EOS New York的資料時,有一個關於未來發展的計劃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EOS New York在他的官網曾經說關於這個項目暫時保密,但是在接受金色財經的專訪時,還是把這個重磅炸彈釋放出來了。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不止一次談到EOS的大規模應用目前來看大概率是要依賴於DAPP的流行,現在很多團隊也在開展DAPP的孵化,而DAPP的開發需要EOS代幣支撐,前兩天談到的EOS42團隊便是在做一個EOS資源租賃的項目,而New York想要做的事情,是為所有的DAPP開發者提供一個帶寬評估模型,通過這個模型,開發者能很快明確自己所需要的帶寬資源,為租賃或者購買EOS提供了判斷依據。

關於這個項目的進展,EOS New York說他們將與EOS 42團隊合作,可能未來會在Chintai項目上率先部署。

在最近了解節點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感覺,那些光環越強的團隊似乎關注的點就越小,不像很多國內團隊上來就要多角度、全方位的進行生態建設,很多海外團隊卻打算把一件事情做好。EOS未來價值的躍升絕對是建立在帶寬租賃服務完善起來之後,而EOS42和EOS New York兩大海外頂級團隊便是在為帶寬租賃這個宏偉目標一點點添磚加瓦。

作為一個全新的世界,我們無法評估EOS未來在技術等各方面拓展的難度,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目標小一點,方向專一點,把一個點徹底吃透,在生態需要的時候,能夠站出來,頂上來,而不是一大堆項目,實實在在能用上的寥寥無幾,這也是我作為一個EOS普通關注者想要對所有節點說的一句話。

We are all EOS!


寫完這篇文章,我長出了一口氣,似乎把心理壓了很久的一個擔子放了下來。也許是因為在我眼裡,EOS New York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團隊,所以無形中便給了自己一種壓力,希望能夠把這個團隊完美的展現給大家。

在所有的團隊中,EOS New York是一隻不得不令人側目的團隊,但是他們卻很低調的在做事情,沒有過多的去講他們的曾經,沒有把以往的崢嶸歲月擺著檯面上作為競選的資本,他們不想破壞現在節點競選的這種平衡,而是甘願在這個生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EOS New York聯合創始人kevin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We may be EOS New York, but we are all EOS。也許融入這個生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再看重自己是誰,只要記住我們都是EOS就好。

致敬!

「進擊的EOS」盛大光環下低調做事的EOS New Yo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