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今天,微博爆出消息,二戰題材的電影《大轟炸》宣佈取消上映,此事作為范冰冰偷漏稅事件的延續,直接登上微博首頁。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轟炸》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大轟炸,是為了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專門拍攝的。

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侵華日軍在長達5年半的時間裡對重慶進行了戰略轟炸,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空中大屠殺。

而它與二戰期間的“東京大轟炸”、“倫敦大轟炸”、“德累斯頓大轟炸”併成為“世界四大轟炸”。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其餘三次轟炸均已搬上過銀幕,且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

1944年,《東京上空三十秒》將“東京大轟炸”被搬上銀幕;1969年,取材於“倫敦大轟炸”的電影《倫敦上空的鷹》在英國上映;2006年,電影《空襲德累斯頓》將“德累斯頓大轟炸”搬上銀幕。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而“重慶大轟炸”,雖然死亡人數最多,但就連在國內,都少有人知。

說實在的,我們不主張消費國難,但那些戰爭中的民族風骨總要有一種能被廣泛認可的方式被牢記。

長達5年半的時間裡,重慶大地上一個個如我們一般的”小人物”,憑藉著“敵人炸,我們就修”的骨氣挺了過來。

面對日軍轟炸,重慶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投入道了重建家園的努力中,工廠不停、機器不停、生產不停,即使90%的工廠都被日軍佔領或破壞,但憑藉航運和人力,重慶的重工業和輕工業仍在敵人看不見的地方隆隆作響。

敵機沒有來的時候,重慶人照常喝茶、打牌,還會開展歌唱比賽、健康兒童比賽……這向死而生的態度即使在今天,仍舊令人動容!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八年光陰、耗盡所有、挺在風口浪尖和所有人搏鬥,只為了一部作品。

我們不能否認導演蕭峰拍這部戲的決心,而劇本創作者李維品老人在1996年就開始動筆創作該劇,3年走訪,1999年才完成初稿,數改其稿,等到電影立項時,老人已是85歲高齡。

簡簡單單的把這部電影和洗錢掛在一起,是對他們的不公平。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但是需要認清的是,同情是一方面,認真看待又是另一方面。

拍攝過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錢、花在哪兒了、誰花了?在此過程中有沒有內幕情況?這麼多大牌明星,合同是怎麼簽了?……

這一系列問題一直都是懸在《大轟炸》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而這次范冰冰的稅務問題,則成了壓倒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莫名的想起了葛優在《讓子彈飛》裡的臺詞:

豪紳帶頭捐錢,老百姓才會跟著捐錢,錢收上來以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剩下的三七分。

《大轟炸》,是這樣嗎?

如果真是如此,那很可悲。因為毫無限制的資本現在已經連最起碼的良心,都不要了。

資本時代,叫認真做事、以藝術為先導的團隊,怎麼生存?

《大轟炸》取消上映,資本的錯誤,卻讓認真做事的藝術團隊來背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