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近年來,新式茶飲發展得如火如荼,喜茶、奈學的茶、喪茶、答案茶、因味茶……資本湧入、品牌林立、日新月異,看得消費者眼花繚亂。

殊不知,茶飲界還位高手,在三四線城市悶聲發大財,成為“隱形冠軍”

7年開出了1200多家店,年流水高達11-12個億!

十幾平米的小店日營業額突破2萬!

它,就是王雲安創立的古茗。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01



理工男做茶飲生意

7年開出了1200+家店!

古茗的創始人叫王雲安,1966年出生,台州人,他在大學的時候學的是材料化科學,不曾想一個正兒八經的理工男居然做了茶飲。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上大學時,王雲安就不是個安分讀書的人,自己創過業,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接觸到了茶飲這個行業。

大學畢業後,2010年王雲安在臺州市大溪鎮開了一家茶飲店,把它取名為“古茗”,古是老,而茗是茶的意思。

王雲安覺得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遠,應該把它發揚光大。

但傳統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茶葉的消費——複雜的工序、考究的茶具讓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望而卻步。

王雲安就想通過快消品的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茶。

8年時間,王雲安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從一個不知名的十幾平小店變成了擁有1200多家店的知名茶飲品牌,打造了一個產品、渠道、運營、管理、營銷的品牌閉環。

他到底做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02



不去一二線城市

卻深耕三四線城市?

像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是很多茶飲店的首選之地,拼死拼活地入駐購物中心或者商業街道,門店設計精美,產品做得特色化一點,再做做營銷,儘快地打開知名度,這是很多品牌的套路。

可古茗偏不走尋常路,8年來堅持固守在三四線城市。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古茗第一個店就開在臺州溫嶺大溪鎮,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先是佈局了台州各大鄉鎮,再殺入到了台州市區,並以台州為中心輻射浙江、江西、福建等多個城市。

“我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做符合我們定位的市場,就連杭州都沒有開店,上海離我們很近,我們也不去開店。”王雲安說。

看似大有前途的一二線城市,其實是個燒錢的坑,沒有資本大佬的背書,品牌後端供應鏈的支撐,標準化的運營體系,就如同一個吃人的惡魔,隨時成為它的囊中之物。

租金昂貴,商業中心區更不用說,再加上門店設計、人工費、原料費……任意一項都是在割創業者的血。

反而在三四線城市,在投入資金上就少了諸多的壓力,降低了門檻,更易延續自己的生命力。

再者,一二線城市的茶飲品牌競爭林立,今天甲“第二杯半價”,乙就立馬“買一杯送一杯”,儘管流量大,但是想分得一波羹並不容易。

所以,古茗轉戰三四線城市,也是不錯的決策。

03



花4000萬自建倉庫

只為做出新鮮、健康茶飲!

網上流行一個說法:“1杯奶茶6罐可樂”,雖然奶茶不加糖難以避免,但是用各種植脂末,添加劑調配出來的奶茶我們堅持說不 。

隨著消費升級,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在更新,如今他們更加追求天然、新鮮、0添加、健康的食品。

而古茗奶茶從一開始就抓準這個趨勢,對產品的核心要求就是:新鮮、健康、營養,堅持純手工製作。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原料採購嚴格,使用的牛奶、檸檬等一些材料都是進口的。

珍珠也是用木薯粉做成粉圓,再加焦糖熬製而成,所有原料均是現煮現賣。

為了保證原料的新鮮,古茗不惜重金自建倉庫、冷鏈配送系統,對於每種原料的配送都有特定的溫度要求。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好的產品會說話,產品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才能形成美譽度,獲得好的口碑,再逐步形成忠誠度。

04



絕了,像優衣庫學習,來賣茶飲?

除了產品的高品質,在產品的類別上,古茗也獨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有人把古茗形容為奶茶界的優衣庫。

古茗的品類不多,但個個都是茶飲中的經典。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一開始,古茗和很多的商家一樣,不斷地嘗試新品,試圖尋求產品的差異化,鮮果茶、芝士茶、咖啡、布丁等都出現過。

可到最後卻發現越做越迷失自己,於是,王雲安決定砍掉咖啡、布丁、沙冰等受眾小的產品,只留下經典款。

這樣,對於消費者而言,可以滿足他們大多數人的口味。

儘管沒有給顧客太多的選擇,但留下的都是精品,能保證消費者買到的都是好喝的,提高了用戶體驗。

而對於古茗而言,專注經典款降低了原料採購的難度,在原料的選擇上可更加講究與謹慎。

王雲安說:

“在三四線城市,只要把經典款賣好,市場空間同樣很大。”

05



營銷做得妙,奶茶賣得好

王雲安曾說:“一個品牌是否有爆發力、是否有經營思維很重要,這畢竟是一門生意,連營銷都不懂,怎麼做生意。”

古茗擴張速度如此之快,它的營銷方式為它助力不少。

1.合理掌握“排隊”時長。

說起排隊,消費者是又愛又狠,沒人排隊,說明生意不好;排隊太長,意味著要等很久,算了,不吃了。

所以,這也給店家出了道難題,排隊是獲取新客的好方式,比如:排隊還成為了喜茶的一大特色,但是時間長怕影響顧客體驗。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為此,古茗的做法是,給員工做培訓,顧客較多的時候奶茶做得快一點,顧客較少的時候做慢一點,儘量保持有3-5個人在排隊,讓新顧客產生“這家店生意挺好,口味應該不錯,排隊也不用太久”的感覺。

2. 拉新客、 增“回頭客”的營銷方式多樣化

新店開業,是獲取新客的關鍵時刻,於是,古茗採用“買一贈一、一元一杯、免費”等促銷輪番上演或組合搭配,這在小縣城吸睛力滿滿的。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在增加“回頭客”的打法上,古茗採取 “積分卡”的方式。古茗的積分卡只有一個門檻,就是買滿10杯免費送任意一杯飲品。

茶飲界的“隱形冠軍”,擁有1200+家店,年入12個億!



假如你和朋友第一次買古茗就得到下面這張積分卡,還剩4杯就送一杯,很大可能會來第二次。這就是積分卡的營銷原理“損失厭惡”。

古茗的成功就告訴了我們:

儘管小城市遠離了過度追捧的資本,也沒有那麼多的資源,不得不認真接受市場的考驗,不得不接受一個店一個店慢慢地開。

但是卻回到了行業最本質的東西,一開始就打牢了基礎,逐步打造出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品牌,而不是用資本手段提前透支去激發需求。

總而言之:路很長,妖孽不少。誘惑太多,而有耐心的人又太少。

茶飲之路,是萬里長征,很多人才邁出了第一步,要想在這條路上活的足夠久,走的足夠遠,就得腳踏實地、審時度勢、敢於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