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看戲|千龍網小記者李春曉:穿越時空 遇見孔子

暑期看戲|千龍網小記者李春曉:穿越時空 遇見孔子

千龍網小記者採訪《孔門弟子》主創。圖為合影。小記者家長供圖。

2018年7月7日,今天北京的天氣依然是雷陣雨,而且悶熱難受,但開心得是,下午我作為小記者觀看了“春苗行動”的系列劇目之一《孔學弟子》。巧的是剛剛結束的小學畢業考試語文試卷上還考到了《孟子 告子》學弈篇及《列子 湯問》兩小兒辯日篇。考前,我反覆地背誦複習。雖然文中的字義解釋都背的滾瓜亂熟,道理也都明白了,不過還真沒覺得有啥趣味。可是看了《孔學弟子》之後,我對古文的理解來了個大反轉,突然發現:原來古文也可以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古為今用!真是太棒了。

《孔學弟子》這部劇目是由三個小故事組成的。每個故事都由孔子和他的三個弟子:子徒,子魯及秦冉之間的答疑解惑串連起來,《三人與水》的故事讓我不禁想起了曾經看過的動畫短片《三個和尚》,儘管舞臺劇沒有動畫效果,可演員們扮演的師徒之間不時地穿插著現代感極強的對話,讓演員和小觀眾們熱烈地互動起來。《比武有方》的故事簡直就是田忌賽馬的翻版,還有《撞上狐狸》裡面孔子讓三位弟子分別扮演狐狸,這樣小觀眾們就很容易識別騙子的各種手段了。押韻的臺詞裡偶爾蹦出句形象生動的英文和網絡詞語,像什麼“boxing”啊,“千萬不要往死裡ke”啊等等,立刻引得臺下的小觀眾們爆笑如雷,同時也帶領小觀眾們把孔子的說教變得近在身邊,穿越感十足啊。我周圍的同學們都不停地跟著孔子和弟子們大聲地重複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初次遇人,該信則信,該疑則疑!”

伴著演員們的答疑解惑劇目結束了。我們幾位小記者很幸運地採訪到了扮演“孔子”和“將軍”的兩位演員。我最想知道的是:為什麼他們會創作了這麼一部孔子穿越劇呢?聽了兩位演員的介紹才知道:這是編劇孫老師特意為了孩子們創作的“韻劇”,難怪裡面的臺詞朗朗上口,小觀眾們能很容易模仿重複。聽“將軍”說他還演過《比武有方》的京劇版呢!真是豐富多彩。主創人員也認真的把我們的感想和意見都記錄了下來,他們說會在“春苗行動”後面的劇目中借鑑我們的想法呢!這個穿越版的《孔學弟子》還真是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