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港澳大橋建成背後博弈的獲勝者香港富豪胡應湘

珠港澳大橋是最早的倡議者是香港富豪胡應湘。是香港五大地產商之一。他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是享譽全球的工程師,他曾經設計了香港的地標建築——66層的合和中心。這座大樓在1980年到1990年之間,是亞洲的第一高樓。

80年代初,胡應湘聯合李兆基回到大陸投資,最早投資了中國大酒店。1983年,胡應湘提出了建設一座跨海大橋連接香港、澳門、廣東的想法。不過這個想法由於投資巨大,一直沒有實現。另外香港的富豪中也有不少反對者,第一個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是香港最大的港口運營商,如果大橋建成,勢必對和黃的港口業務造成巨大的衝擊。

這次倡議無疾而終。隨後胡應湘轉戰內地。於1984年在東莞的沙角投入幾十億元建成了沙角B電廠,同年,首富李嘉誠則用32億港幣抄底了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如今赫斯基能源為李嘉誠賺回了300億美元,而胡應湘的那座發電廠在使用了十年後,無償捐獻給了政府。隨後,胡應湘再次斥資在沙角建立了一座發電廠,同時投資百億興建廣深高速,隨後幾年,他再次投資了另外幾條高速公路,還投資興建了著名的虎門大橋。

2002年的時候,胡應湘再次提出興建港珠澳大橋的想法。這個時候李嘉誠幾乎已經壟斷了香港的港口業務,香港21個集裝箱碼頭有13個在李嘉誠手上。胡應湘提出了由香港幾大財團集資150億元投資建設港珠澳大橋。為了擊敗李嘉誠,胡應湘找來了恆基兆業的李兆基、新世界的鄭裕彤、新鴻基的郭炳湘、信德集團的何鴻燊、還有亞洲金融集團。可以說這一次除了李嘉誠外,香港四大富豪中的另外三個富豪都站到了胡應湘這一邊。

經過了一年多經歷的討論,最終官方在2003年確定建橋,2009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建。千億港珠澳大橋建成,李嘉誠卻因此損失巨大。

珠港澳大橋建成背後博弈的獲勝者香港富豪胡應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