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獎」名稱的由來:竟然源自一個農民

奧斯卡金像獎,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獎項,自從1929年首次頒發以來,已經有約90年的歷史。那麼,“奧斯卡”是根據哪位名人的名字來命名的呢?


奧斯卡獎的正式名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簡稱為電影學院獎,獎盃就是一座“小金人”,然而,“電影學院獎"這個名字實在是有些不上檔次,缺少藝術氣息,但是又苦於起不出滿意的名字,所以也就只能將就著用。


1931年的時候,電影學院的圖書管理員瑪格麗特·赫裡奇在仔細端詳了小金人一番後,突然驚呼:這黃色的小人和我叔叔奧斯卡簡直一毛一樣!


恰巧這時圖書館裡有位新聞記者正在採訪,聽到瑪格麗特的話後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


從此,“奧斯卡”這一別名不脛而走。畢竟,相比於“電影學院獎”這樣極其正統規矩的名字,“奧斯卡”更加生動和朗朗上口。


然而,奧斯卡的本尊——瑪格麗特的叔叔,其實只是一位德克薩斯州的農民。


關於“奧斯卡”名稱來歷,其實還有其他的說法,但是上面這種說法流傳程度最廣。


奧斯卡的小金人大約高34釐米,重3.9千克,當然,也不是純金的啦,只是外面鍍了一層24k金箔而已,現約價值350美元左右。然而其代表的成就,是所有電影人夢寐以求的。

目前,中國大陸導演的電影作品,還沒有染指過奧斯卡獎,但曾多次獲得過最佳外語片和技術獎(最佳攝影、服裝)的提名


中國臺灣的導演李安曾三次獲得過奧斯卡,堪稱電影裡的華人之光。


中國香港的成龍在2016年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鮮為人知的是,大陸的肖永亮老師曾在1999年憑藉動畫片《邦尼》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