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不信風水,按這樣做准沒錯

買房和裝修時,很多人都會講究房子的風水。如:買房不選第18樓,入戶須設玄關隔斷以斂財等。這些到底是瞎講究,還是存在一定的道理呢?

08網友“爾東”教授,是一位學歷史出身的老幹部,熱愛傳統文化,認真研讀過相關書籍,對風水一事頗有心得。一起來看看她在裝修中是怎麼處理風水這件事的。

不管你信不信風水,按這樣做準沒錯

一、風水是科學,不是迷信

就像月亮的圓缺會影響海水的潮汐一樣,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宇宙的能量磁場,環境的變遷,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一點也和長沙人喜歡起伏吃雞,吃叫雞是一個道理。風水是科學,已經不容置疑了。這也是我們對中國古代堪輿術的通俗說法,蘊含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學,講究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諧。

從古至今有關風水的知識太多了。單就房屋(陽宅)的風水,古人就留下了很多押韻的口訣和造屋的原則。這些口訣和原則,仔細想想都有它的道理。

比如“眾路相沖,家無財翁”。說的是家宅前面很多道路直對房屋,裡面居住的人當然不得安寧,又怎能發財?

再如“糞屋對門,疤癤常存”。靠近茅舍汙穢之地,當然會影響健康,尤其是古代那種茅房。

還有建房“衙前廟後不宜”的原則。講的是官府衙門的前面以及寺院道觀的後面,這些地方不宜居住。試想一想,古代的衙門,小吏的威武聲與百姓的喊冤聲不絕於耳,哪能居住安寧呢?

至於神廟之後不宜居住,也是講得通的。不僅社交圈不正常,香火的煙氣也燻得人難受啊。

所以說,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是有道理的。

二、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若是把風水的口訣和原則生搬硬套,估計沒得房子可選了。

古代人造屋,都是獨棟別墅,獨門獨戶,對房屋的坐落與大門的朝向,很講究,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整棟房子的通風、採光、出行的方便以及安全。

幾千年發展下來,環境完全變了。

山水越來越稀缺,衙門前已經沒有了威武聲。

城市裡動輒三四十層的高樓,一梯兩戶,兩梯兩戶甚至的多梯多戶,門洞的朝向都不一樣,又如何套用古人的那些原則呢?

比如坐向,究竟是按照整棟樓房的入戶口的朝向,還是按照自己房子的朝向呢?按照整棟樓你是“西四命”,而按照自家大門的朝向,可能又是“東四命”了。

所以,我覺得機械套用古代的風水學絕對不可取。一些所謂的風水師根據對堪輿學的一知半解進行不靠譜的演繹,更是害人不淺。

舉個例子,小夥伴們選房選樓層時有沒有過糾結啊,網上的風水帖說,樓層是有陰陽五行的,你自己也是有陰陽五行的,根據相生相剋的原則,要正好合得,才是適合自己的樓層。

然而,果真是這樣嗎?

古代哪裡有高樓啊,把樓層的數字按照陰陽五行來排科學嗎?1層屬水,16層又為何屬水呢?有一段時間,長沙的18樓賣得很不好,開發商無奈只好拿出來打特價。原因是長沙人相信18層地獄之說——這是哪跟哪喲,明明是高樓不是地下好吧。

這就不是科學而是瞎學了。要我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三、靈活運用、因地制宜是王道

光說不練假把式,得舉一個家居設計中常見的典型案例來說明靈活的重要性,拿玄關來說吧。

中國人善藏不露,比較講究聚風藏氣,對玄關是十分重視的。

過去大戶人家的宅子,大多在進門的地方用木質屏風做一個隔斷,形成視覺屏障。

現在很多的住宅設計也考慮了這一點,設計一個過道或一個空間作為室外與室內的過渡,也做換鞋、換衣之用,既方便也可以起到心理安全的作用。

不管你信不信風水,按這樣做準沒錯

也有很多房子沒有玄關,我家的戶型就很典型:進門就是客廳,一覽無餘。這可能是建築設計師想安排三間臥室朝南,不得已的結果。

對這個戶型缺陷,設計師設計了一個玄關,我照他這個思路畫了一個草圖,圖中標示紅色三角形的地方是新砌牆。

不管你信不信風水,按這樣做準沒錯

此設計優點是有了玄關,進門看不到三間房門,書房的長度增加了。

但缺點也是很明顯:

一是南面三間房完全不通風;

二是原來主臥過道的衣櫃不能做了,減少了儲物空間;

三是出現了兩個過道,而且新增過道採光並不好。

最終我並未採納這個思路。

裝修房子本來就是為了給人比較舒適的居住體驗,那麼,對居住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當然是通風和採光最重要,為了玄關而玄關,不但本末倒置,而且拆牆砌牆徒增成本。

樓上鄰居同樣的戶型,在沒有改變原戶型的情況下,現場做了一個1.4米左右的玄關。

不管你信不信風水,按這樣做準沒錯

這樣做雖然三間臥室通風采光沒有受影響,但本來比較寬大的客廳割裂了,而且更關鍵的是,從風水上聚風藏氣的需求看,這個玄關實際上並未起到藏而不露的作用,左邊三間臥室還是一覽無餘。

這說明我們這種戶型壓根就不適合造玄關。

所以,玄關固然需要,但也得因地制宜。為了一個玄關把房子改得七零八落,未必是好設計。

結論:感覺舒適就是好風水。

不管你信不信風水,按這樣做準沒錯

其實,無論買房還是裝修,當你走進一所房子的時候,四面敞亮,微風徐來,人感覺非常舒適,那就是好風水。無須風水秘籍,更不要什麼風水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