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拚命三郎」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宣洩了荷爾蒙,唱活了白日夢,我就是我的主人翁”

從講臺到控臺 用音樂叩開新世界大門

“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

當年還在長春師範大學上學的張錚,對音樂滿腔熱愛,唱歌就是他和生活、和自己對話的方式。後來張錚在課餘時間做了將近兩年的駐唱,現在想起那段時光,他說:“那是最開心的一段日子。”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只是即使對音樂再熱愛,畢業後張錚卻還是沒能逃過父母的期望——進入某實驗高中成為一名語文老師。一年的教師生涯裡,張錚開始恐慌,他覺得自己正在迷失,他害怕一眼看得到底的生活,也害怕再也找不回那個熱愛音樂的單純的自己。

“在學校的期間,我還參加了歌唱比賽,本地報紙還刊登我的照片為我拉票”。張錚緊緊地抓住音樂這個稻草,“當時恨不能把自己家的房子都賣了,只為租一個好的排練廳。”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因為比賽成績優秀,張錚被邀請到本地電視臺參加節目,當走進長春電視臺直播間時,他發現自己家的演出服比臺裡的都多,“當時做節目,很多衣服都是從自己的收藏中挑選出來的。”

接觸到電視的張錚義務反顧地選擇辭職,對音樂的熱愛,對舞臺的熱愛全部化為他的動力,幾近瘋狂的精益求精不僅讓他得到“拼命三郎”的稱號,也讓他在之後的日子裡中脫穎而出。

從“菜鳥”到專家 因一次最華麗的冒險


“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

當張錚在當地電視臺有了名氣之後,他卻做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離開當地電視臺,加入央視電影頻道CCTV6。當年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幾近瘋狂的舉動,體制內的工作是多少人渴求的穩定,在順風順水之時選擇去當一個毫無電視製作經驗,憑著一腔熱血的試錯人,所需面對的是前途的未知和無法言說的恐懼。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外景工作照


永遠不要在沒有嘗試過的時候就說不,這是張錚對自己的要求。

到一個全新的領域,顧不得驚慌失措,所有的時間都被張錚用來汲取養分,從實習導演、攝像助理、舞臺監督、熱場導演、執行導演到總導演、導播,張錚完成了一次蛻變。

總結“出逃”後的那段經歷,他說:“沒有任何理論包袱、完全憑著元氣和本能的衝勁,憑藉一個‘直覺’,換位思考,不斷總結自我成長,因為我曾經很長時間都是觀眾,也做過小小的藝人,所以我可以跳出身份的束縛來思考觀眾要什麼,我們需要表現什麼。”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2010年,張錚再次“出走”,他離開央視電影頻道,加入了四川衛視的一檔音樂類節目《中國愛·大歌會》。如果說第一次離開舒適圈成為勇敢的“試錯人”,是年少輕狂愛自由,那麼這一次離開是因為張錚太想做音樂節目了。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四川衛視時期 工作照


《中國愛·大歌會》是兩岸歌手在內地進行唱片宣傳的第一站。而這時的張錚,也已經從一個連攝像機都用不明白的語文老師,逐步成長為具有豐富經驗的音樂類電視導演之一。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張錚在大歌會錄製EXO12人的時候,正是他媽媽去世的第9天,內心經歷著巨大壓力,壓抑著幾近崩潰的情緒,張錚把私人情感鎖在心裡,儘量完美的呈現著這期節目。節目播出後所有粉絲稱張錚為“親媽導演”,而這期節目也有多種翻譯版本在全世界傳播。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2017年,張錚成為山東衛視《超強音浪》的總導演。這檔以音樂訪談為本,主打“音樂+遊戲”差異化玩法的節目,讓娛樂、音樂和情懷有機融合,盤活周播節目,讓很多經典重新被傳唱,也讓歌壇新人煥發出不一樣的魅力。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超強音浪》現場照片

從“微笑達人”到“狂躁分裂”只為給觀眾呈現最好的


“宣洩了荷爾蒙,唱活了白日夢,我就是我的主人翁”。

張錚常常說自己一輩子兜兜轉轉就是為了做電視,而做,就要做音樂節目,要做到儘可能的極致,一次比一次更好。在他看來,歌舞類節目的呈現方式要唯美,極致的唯美才能衝擊觀眾的視覺、觸及他們的心靈、帶動他們的情緒,讓他們產生共鳴才能深入人心。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私底下的張錚是正兒八經的“二人轉小東北”,始終保持“皮一下很開心”的狀態。朋友聚會里的“唱跳歌手”是他,“梗王”也是他。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可工作起來,張錚完全就是個“瘋子”。前一秒還笑嘻嘻地說著:“各位攝影老師準備,開始~”,下一秒他就會突然怒吼起來:“你幹嘛呢,你這一穿(穿幫)我這一組鏡頭都廢了!!!”

上一分鐘他還讓大家吃好喝好保重身體,下一分鐘就對即將上臺的藝人嚴厲要求:“吃吃吃!別人鏡頭上都美若天仙的,就你寬屏都裝不下臉!”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有幸參觀過他兩種模式轉換的筆者曾問他“你這是人格你們分裂吧,這樣兇他們不會生氣嗎!”張錚無奈地笑笑,“我也不想搞得自己像精神分裂似的啊!可我要保證拍攝順利地進行,而不是給每個人鞠躬問好,然後咱這個組就散了。”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時尚風采大賽 現場工作照


平時裡,張錚的一大愛好就是去道具老師的庫房“巡視”,看到了最新的科技應用設備或者潮流設備,總是要第一時間搞清原理和應用空間,再想方設法地融入到自己的電視節目創作中。

有時,為了實現天馬行空的創意想法,他甚至還要“發明”一些特種設備。他追求的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絕”。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超強音浪》現場工作照


張錚認準的事兒一定會堅持到底,看著自己從曾經的舞臺小帥哥變成導演大叔,他卻認為自己昇華了,“身為文藝創作者,越是浮華的時代,越是需要大家潛心創作的匠心精神。”

文藝創作的高峰不是朝夕可至,而是一條漫長的探索之路,他說“我是個創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觀眾,生活就是我們所有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和動力,而我會一直在路上。”

在N+1次“華麗冒險”中,追尋電視夢想的“拼命三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