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速度」是這麼「煉成」的

“甘肅速度”是這麼“煉成”的

——定西以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


本報記者 丁陸軍

10月11日至14日,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我省定西市隴西縣“絲綢之路”中國甘肅中醫藥博覽園成功舉辦,國內外賓客3000多人齊聚隴西,盛況空前。場館各項設施齊備,大會組織有序,取得了預期效果,特別是新建的“博覽園”贏得了與會嘉賓的高度讚許。“博覽園”佔地100畝,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項目從備案、開工建設到投入使用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創造了新的“甘肅速度”。這是定西市以作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典型案例。

中醫藥博覽園位於定西市隴西縣文峰鎮,由康美藥業承建,現已成為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的永久性會址。一個國家級會址項目,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建成並交付使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唐仁健省長評價為創造了新的“甘肅速度”,這個新的“甘肅速度”是怎麼“煉成”的呢?

“牽”項目審批“牛鼻子”

定西市在“審批服務就是生產力、就是軟實力、就是具體項目”理念的指導下,在投資項目審批上系統實施容缺受理、模擬審批、企業承諾制等10項改革措施,牽住了投資項目審批層級多、流程繁、時限長的“牛鼻子”。在“藥博園”項目審批上推行企業承諾制,打破項目審批現有流程。建設企業在項目實施前對安全評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施工圖審查備案等事項作出承諾後,審批部門對項目備案、規劃許可、安全質量備案等事項實行容缺受理、模擬審批,允許先開工建設,後補齊相關材料。推行多規合一審批,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專項規劃進行一次性統籌規劃,有效簡化了規劃程序,提高了審核效率。

同時,隴西縣派出專人駐場服務、跟蹤對接、全程代辦,3天內完成了項目備案、合同備案、施工監理招投標備案等前期手續。20天內完成了施工圖審查,45天內完成了環評、規劃許可、消防、安全質量備案等手續,保證了項目施工單位進場施工。

“跑”項目建設“加速度”

市、縣黨委政府與康美藥業公司秉承創新理念,在全國範圍內通過公開招標及邀請招標的方式,篩選確定了具有建設總承包資質和大型公建建設經驗的湖北至高集團,採取EPC模式,將項目勘查、規劃、設計、手續辦理、施工均交由至高集團負責,切實減少各環節搭接時間,為項目整體建設留出了大量時間。

市上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市政府分管領導和隴西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任副指揮長、市縣兩級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場館建設服務指揮部,專門協調項目建設各項工作,確保組織調度有力有序。康美藥業公司抽調精幹力量組成項目管理團隊,從初步設計、項目招標、工程施工等各個環節制定詳細的進度計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一天一調度、一週一總結,確保嚴格按照國家規範進行設計和施工。

針對後期室內裝修工程工序複雜、工種繁多、交叉作業較多的實際,承建方把整個場館和設備用房分為七個區域,化整為零、各個突破,並組織50名施工突擊機動隊員隨時待命,確保每道工序按計劃推進。

“創”利企便民“軟環境”

定西市牢固樹立“產業優先、企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的理念,出臺《定西市招商引資十條政策》和土地供應、財政支持、稅費徵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制定《定西市構建新型政商關係“雙6條”正負面清單》,建立招商引資和優秀企業表彰獎勵機制,對重大項目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為投資創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嚴格按照“一門一網一次”改革要求,市、縣(區)投資項目審批部門全面完成“三集中三到位”改革,鄉村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時限整體縮減60%以上。

隴西縣克服資金籌措、徵地搬遷、綜合協調等多重困難,謀劃建成西起橋南家居建材城、東至天定高速文峰出口及總投資7.46億元、總長16公里的藥都大道,打通了連接康美甘肅西部中藥城、中醫藥循環經濟產業園和首陽道地藥材交易園之間的大通道,為康美藥業等企業投資興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軟環境”。

“展”勤政務實“硬作風”

省、市、縣三級協同聯動、溝通銜接,將主要精力向場館建設聚焦、主要力量向場館聚合,建立齊抓共管、多輪驅動推進機制,形成了各負其責、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各級領導深入建設現場實地督導,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既謀劃全局當好“指揮員”,又親力親為當好“戰鬥員”,以身垂範引導各級幹部敢於擔當、狠抓落實。市縣相關部門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加強協作,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全程跟進服務保障項目實施。

在建設資金上,省政府專門安排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攻堅戰整合資金5000萬元用於“博覽園”建設,市縣兩級多渠道籌措5000萬元作為“博覽園”基礎設施建設補助,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極大支持。在各級各部門的協同聯動下,形成了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跑出了全方位無縫對接的項目建設“加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