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黑自律」還是「挑事聯盟」?上汽、吉利、廣汽、長安集體缺席

別忘了,不管以何種形式,當你在花著精力浪費你的時間和資源的時候,你認定的競爭對手,正在默默耕耘市場,耕耘客戶,最終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昨天的故事有點戲劇性。

先是吉利汽車“黑公關”門事件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10月29日上午,平安濱江微博發佈警情通報:已於10月24日將犯罪嫌疑人寧某抓獲。

據警情通報內容,在10月中旬,寧某將一個微信群改名為“吉利汽車公關分群5”,並在群內發佈“吉利汽車招募水軍、黑長城汽車”虛假信息。後將該微信聊天截圖以“吉利公關部經理”名義發佈,引起網絡大量轉發。

“反黑自律”還是“挑事聯盟”?上汽、吉利、廣汽、長安集體缺席


也就是說,之前被指在微信群要對長城實施“黑公關”的吉利汽車,實際上是寧某故意為之,並非吉利所為。至於寧某“嫁禍”于吉利的背後利益鏈,還在等待警方的調查,但根據警方現階段的通報已可以確定,吉利組織微信群對長城實施黑公關肯定是被冤枉的。

業內都期待警方可以儘快調查,使真相大白,使自主品牌之間相互傷害的歷史成為過去,而是團結起來,一致沉下心,做好產品,服務好客戶。

然而,就在大家期待“黑公關門”最終調查結果的時候,

同一天,長城汽車、奇瑞汽車、比亞迪汽車、東風風神、華晨汽車、陸風汽車、寶沃汽車、東南汽車8家中國車企在上海和平飯店召開會議,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汽車行業自律聯盟”。

下午一點多,一封題為《八家車企成立自律聯盟 旗幟鮮明反對“黑公關”》被紛發到各位媒體手中。

當然,看到“中國汽車行業自律聯盟”這幾個字的時候,愉觀車市還是感到欣慰的,畢竟,中國汽車能夠攜手自律,這本身就是對過去“互黑”歷史的終結,代表自主品牌意識到相互攻擊對誰都沒有好處,走到一個攜手共進的階段。

然而,打開這篇新聞稿,內容上卻------

文中寫道:

會議上,各家車企代表紛紛痛訴自身企業遭受到的“黑公關”和“黑媒體”案例,一致確認持續受到某品牌的黑公關攻擊,各車企都深受其害。

“某品牌”雖然沒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看得懂指的是吉利。

愉觀車市不禁想發問:“這究竟是自律簽署會議還是“同仇敵愾”的一場聯合指責會議?”

並且,如果要集體“同仇敵愾”指責,也是可以的,長城汽車在吉利報案以後,不是也已經報案了嗎?為何不等案情調查清楚找出幕後指使者再來集體討伐?

“黑公關”即將水落石出

最先在網絡流傳的微信截圖,來自圖群聊名稱為“吉利汽車公關分群5”的聊天內容,其中信息發送人頭像為吉利汽車。

而聊天內容主題為號召水軍在各大網絡平臺吹捧吉利、抹黑國產(主要以長城為目標)。截圖中還詳細列出了具體操作指引以及報價。

“反黑自律”還是“挑事聯盟”?上汽、吉利、廣汽、長安集體缺席


一石激起千層浪。

黑公關事件發生後,吉利通過官方微博發佈了官方聲明,直指該截圖為造假,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也發佈微博微信等進行澄清。同時吉利集團也迅速報案,並上文也寫道了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吉利被人陷害。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也專門組織內部開會,並發表講話稿:《世界本來就那麼複雜 我們一定要安靜下來》明確表示:“中國汽車品牌任重而道遠,我們一定要共同努力抓產品,而不是搞內鬥。只要人做正、事做對,企業就不會壞到哪裡去。”

並呼籲:世界本來就那麼複雜,我們一定要安靜下來,埋頭苦幹,做強做大中國汽車工業,不斷提高自主品牌市場份額。

而長城汽車也發表聲明回應,之後也表示已經報案。

“反黑自律”還是“挑事聯盟”?上汽、吉利、廣汽、長安集體缺席


一場別有用心的聯盟?

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各自等待警方調查,如果對調查有異議,再繼續採取法律措施即可,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水落石出。

當然,8家車企如果想組成“中國汽車行業自律聯盟” 也是好事,不過,在約束自己的同時,是否有必要再針對別人,繼續挑起事端呢?

“某車企”的提法,雖然故意迴避,但明眼人都知道是誰,而恰恰這又是一家不在現場,但目前中國品牌做做得最好的車企。

實際上,就在自律聯盟消息發佈的同時,很多汽車媒體以及專業人士所在的群,就開始評論了:“為什麼聯盟沒有上汽、吉利、長安、廣汽”?他們不是自主品牌的主力軍嗎?是他們不願意參加這個聯盟,還是根本就沒被邀請參加?

愉觀車市沒有被邀請參加此次自律聯盟大會,而在這份發給媒體的公關稿中,寫道:

各家車企代表紛紛痛訴自身企業遭受到的“黑公關”和“黑媒體”案例,一致確認持續受到某品牌的黑公關攻擊,各車企都深受其害。

大家一致認為,黑公關、黑媒體猖獗,已經形成有組織、有利益分工的黑色鏈條,嚴重侵害企業權益,廣泛誤導消費者,各車企呼籲政府和行業機構加大對黑公關、黑媒體的打擊力度。

看到這裡,愉觀車市想要質疑的是:

第一,8家車企是通過什麼途徑得知這家“某車企”長期以來實施黑公關的?是猜測還是有大量證據?

如果有大量證據,每家車企都是有正牌法律團隊的,而在自律聯盟大會的新聞稿中,也明確將通過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既然有法可依,有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為何忍受如此長時間慘痛經歷卻從不採取措施?

第二,某車企長期以來實施黑公關,並且是一對多,也就是說,這一家車企要同時針對無數家自主品牌實施黑公關。

要知道黑公關花費的精力物力人力,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家車企有能力實施這樣猖獗的大規模黑公關,而且把這8家企業紛紛搞得寢食不安為黑公關所害,這家“某車企”該有多大的能耐,特別是,這家車企還能在一邊花大量精力物力人力做黑公關,一邊還能有那麼多人力物資精力繼續推廣品牌、做產品、提升客戶體驗,還能做到市場第一,這家企業的員工看來個個是神。

第三,值得玩味的是,8家受到“黑公關”攻擊的車企,大部分在下滑的路上,或者根本不是主流,根本就與“某品牌”不在一個級別的競爭的企業。

根據汽車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9月份長城哈弗同比下滑超過20%;東風風神大跌超過30%;陸風大跌75%,9月份一個月銷量5000輛;比亞迪和奇瑞雖然都超過2位數增長,但作為原來自主品牌屈指可數的一線廠家,現在已經遠遠落後與原先同級競爭對手“某品牌”;至於華晨和寶沃直接客戶忽略不計。

愉觀車市納悶的是:如果“某品牌”真的要對這些根本還不是競爭對手的車企實施黑公關,要麼錢太多了,實在撒也撒不玩,要麼心太壞了,不做壞事不罷休,也就是“腦子被槍打過了”、“吃飽了撐著”。

當然,這是愉觀車市針對昨天戲劇性兩樁事件,從一個旁觀者視角進行的解讀,也不想再引申開來寫更多,懂得人自會懂,要不然寫多了,又要被說成“黑媒體”。

只是站在一個在汽車行業從事媒體工作十多年的“老人”的角度,我也想學著李書福同學給所有的中國品牌車企一些忠告:

第一,每個人約束自己當然是好事,但是約束自己的時候,就不要再順便踩踩競爭對手了。

誰都不是你的競爭對手,你的競爭對手是你自己。對於一家車企而言,只有不斷挑戰自我,做好產品做好客戶體驗,讓客戶服帖了成為忠粉了,才能有未來和明天。

二、不要以為通過歪門邪道可以打擊到別人,即便真打擊了別人,也轉化不了你的銷量,市場上有那麼多車企,就算“某品牌”倒了,消費者也並非就會認可你,因為還有好幾十家可以選擇,如果再加上新勢力造車,那就是好幾百家。

三、至於聯盟的事,交給行業協會去做吧,企業可以向協會提意見並組織,但肯定是在協會主導下來做,而聯盟最終的實現必須人人參與,否則只會是一個拉幫結派的利益小團體,而這樣既沒有公信力,可能還會導致更多的誤會和矛盾。

另外,愉觀車市想說的是自主品牌之間的“黑公關”雖然不排除在前幾年猖獗,但那並非一家企業所謂,而是全行業的“潛規則”。但是,隨著自主品牌的發展到今天,“黑公關”確實應該成為過去式,當然利用網絡宣傳自己本身並沒錯,但攻擊別人實在是沒必要。

雖然此次反黑自律聯盟包括上汽、吉利、廣汽、長安在內的幾家主力主流自主品牌車企,並沒有參與,但並不代表他們接受“黑公關”,實際上,從愉觀車市瞭解到的情況,這幾家主流的自主品牌車企,根本已經跳出了自主品牌互黑的階段,因為他們的競爭層面已經是瞄著合資企業去了。

他們沒有站出來“共同發聲、一致譴責”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不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毋虛有的事情上,或者更直白一些,不願意跟已經不在一個層面競爭的對手去簽署所謂的聯盟,當然,如果是行業協會統一,全員參與的,相信他們也會參與。

這件事像極了當年幾家車企聚在一起簽署反對股比放開的協議,而當時,愉觀車市瞭解到,上汽和廣汽車也沒有參與,因為他們根本不擔心外資放開後,外方會要求增加股比奪權。

所以,愉觀車市想說的是:一個企業的精力和資源都是有限的,當你花在歪門邪道上的時間多了、資源多了,花在正經的提升業務、提高客戶滿意度上的時間和資源就少了,長此以往,你就落後了。

當你在臆想你的競爭對手的時候,實際上他正忙著其他的事,而你在花著精力浪費你的時間和資源的時候,你的競爭對手,正在默默耕耘市場,耕耘客戶,最終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就如同李書福《世界本來就那麼複雜 我們一定要安靜下來》一文所說:“世界上沒有一個汽車公司通過造謠而取得成功的,但世界上有許多汽車公司通過依法合規的競爭而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