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吃的紅糖(烏糖)的那些歷史,你了解多少?

黑糖在閩北地區叫做烏糖,也就是紅糖!大家都做到著名的臺灣黑糖,而中國黑糖歷史也很悠久,在閩北地區都是古法熬製黑糖。2018年閩北新糖黑糖也即將在10月底11月中旬上市,即將迎來今年的製糖季,接下來這裡和大家分享下黑糖的歷史。

我們常吃的紅糖(烏糖)的那些歷史,你瞭解多少?

日本黑糖和臺灣黑糖這兩種知名度較高的黑糖會比較正宗,會認為日本和臺灣是黑糖的發源地之一,但是這兩種黑糖的製造工藝均源於中國。其實日本的黑糖,就是中國的紅糖,這一點在史書中可以找到明確的證據。在《大和尚東征傳》中明確記載:公元754年,鑑真和尚東渡到達日本,攜帶了大量的經書與物質,其中就包括紅糖。

我們常吃的紅糖(烏糖)的那些歷史,你瞭解多少?

翻閱過大部分資料後發現,黑糖即是紅糖,兩者間的最大的區別在於時間的不同。在中國的製糖法傳到日本的時候,不知道是傳授的原因,還是學習的原因,導致日本人熬製的紅糖在火候掌握上出現了偏差,日本人熬製紅糖的時間較長,糖漿經濃縮後做出來的糖呈現出近黑色外觀。但近一千多年來,日本人一直接受這種火候的糖,並認為糖就應該是這樣的黑色,稱之為黑糖,並很享受糖因為熬製時間長帶來的糊香。

由於日本在近幾十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周邊國家的年輕人開始崇拜日本的文化,當然也包括其中的黑糖文化。歷史事實明確有記載,正宗的紅糖技術,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而紅糖的藥用價值以及大量醫學實踐,也都是歷代中國人一代代鑽研而掌握的,掌握這一歷史事實,可以幫助更多消費者真正理解紅糖與黑糖的區別,做出針對性的選擇。

其次,紅糖在臺灣也被稱為“黑糖”。其製作工藝和日本黑糖如出一轍,這是由於1895年,中國在與日本的戰爭中戰敗,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本人佔領臺灣之後,自然將甘蔗種植的技術與黑糖熬製技術帶入臺灣,也就有了臺灣黑糖的誕生。

我們常吃的紅糖(烏糖)的那些歷史,你瞭解多少?

關於蔗糖在中國的起源時間,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漢朝楊孚所著的《異物志》,書中有一段描述:“(甘蔗)長丈餘頗似竹,斬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飴餳,名之曰糖”。不過,這個時期的蔗糖,根據零散的史料記載,是將甘蔗汁曝曬於陽光之下,變成粘稠的半固體形狀,還不能稱之為紅糖,只能算是紅糖的雛形。

中國官方正史中對蔗糖的記載,最早見於《新糖書》:太宗遣使者(至印度)取熬糖法。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可以這樣推論,蔗糖在唐代之前就已經出現在中國的某些地區,但可能是工藝仍有不足,唐太宗才“遣使取熬糖法”,按照印度方法改良了熬糖技術。這個時期的糖,呈現塊狀,為紫紅色,這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凝結如石破之如沙”、 “此紫砂糖也”,也就是我們的塊狀傳統紅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