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抗癌17個月後病逝,這些防癌知識你都知道嗎?

10月29日上午,李詠的妻子哈文@法圖麥的媽媽 微博發佈:“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


李詠抗癌17個月後病逝,這些防癌知識你都知道嗎?


李詠,1968年5月生於烏魯木齊,曾主持央視節目《非常6+1》、《幸運52》,也多次主持央視春晚,是全國人民喜愛的主持人。


李詠抗癌17個月後病逝,這些防癌知識你都知道嗎?


世界衛生組織(IARC)近日發佈最新報告稱,經估計,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到本世紀末,癌症將成為全球頭號“殺手”,也是阻礙人類預期壽命延長的最大“攔路虎”。報告指出,全球近半數新增癌症病例和超過半數癌症死亡病例來自亞洲。在我國,癌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我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相當於平均每1分鐘就有7個人得了癌症!

在我國,很多癌症患者發現往往都是中晚期,

如果早期發現,很多癌症的治癒率都是很高的,

遺憾的是,我們往往不知道怎麼去早期發現癌症!


高發癌症,這樣篩查!


我國發病率靠前的幾種癌症,這樣查↓↓

肺癌篩查:

45歲以上人群,有家族遺傳史或長期吸菸史、高危職業接觸史的人都屬於肺癌的高風險人群,應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


肝癌篩查:

有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者,建議每六個月做一次肝臟檢查,包括做肝臟超聲以及抽血查甲胎蛋白。


乳腺癌篩查:

25歲以上的女性可每年進行一次乳腺彩超篩查

40歲以上女性應常規每年進行鉬靶聯合乳腺超彩檢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應作為重點篩查對象。


胃癌篩查:

建議40歲以上的人每兩年查一次胃鏡。

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發區居住的人更需重視。

既往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的病人即使病情沒有變化,最好也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腸癌篩查:

對於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50歲開始每年進行1次大便潛血檢查+1次腸鏡檢查;

高危人群如30~40歲以上有消化道症狀者、有大腸癌病史者,應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秋季防癌十二字

飲食要“雜”


李詠抗癌17個月後病逝,這些防癌知識你都知道嗎?


今天說,常吃西蘭花可預防乳腺癌;明天又說,要吃防癌冠軍菜紅薯,對於不斷推陳出新的防癌食譜,不少人還沒完全記明白就又換新花樣了。其實,防癌飲食其實並不複雜,只要記住一個字“雜”就可以了。


油水要“少”


李詠抗癌17個月後病逝,這些防癌知識你都知道嗎?


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在外用餐時減少油炸食品的攝入。在使用食用油時,以選擇橄欖油、玉米油這些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植物油為主。


運動有益


李詠抗癌17個月後病逝,這些防癌知識你都知道嗎?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全球25%的癌症發生與超重及靜態生活方式有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組織專家研究後發現,每天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至高強度身體活動能降低癌症發病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