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 绝世珍品《豆青釉盘》

精品推荐

《名称》:豆青釉盘

《年代》:清代

《评语》:藏品外形轮廓简洁自然,通体施豆青釉,釉色柔和淡雅,莹润似玉,予人以清新自然之感;瓷器制作精美,此件豆青釉盘为清代时期的民窑珍品。

有喜欢的收藏家私信咨询!

专家推荐 绝世珍品《豆青釉盘》

专家推荐 绝世珍品《豆青釉盘》

中国瓷器著名传统颜色釉。亦称“青瓷釉”。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

青釉介绍:青釉包括豆青、东青、粉青、仿龙泉釉。其中豆青为上品。青釉成熟于康熙,经过雍正的发展,在乾隆年间达到精致,应该说这一时期的青釉瓷的稍早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掺青料合成。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中也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从传世品看,青釉康熙时为多,乾隆次之,雍正较少。青釉特点为釉色古雅、沉稳,釉面均匀、滋润,釉质坚致、细腻!

青釉是我国使用最早,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它的发明是与我国瓷土矿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矿的现象相一致的。青色也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情趣。青色与碧玉相若,认为稳重而高雅。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已出土了不少早至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六朝至唐宋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宋到元明的龙泉窑系青瓷;耀州窑、临汝窑、钧窑等宋代北方青瓷;以及明、清以来的景德镇青釉瓷,是青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所谓的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除定窑外均属青釉瓷。表釉的呈色主要决定于着色氧化物的含铁量与烧成气氛,青釉含铁量一般在1—3%左右,过高会变成黑釉,低了就能烧成白瓷。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釉色青绿;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釉色泛黄。因而陶瓷界所谓的青釉是相对而言的,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所说:“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

青釉以豆青最为常见,但是多数豆青釉烧制的釉面流动性过大,导致釉体不均匀,。其上釉均匀并且亮度恰到好处,值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