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不少人可能對 RED 這個牌子還不是很瞭解,這沒關係,你只要知道它是美國一家專業的工業攝影機廠商,主要生產面向電影攝影的器材就行了。很多人熟悉的《銀河護衛隊》、《變形金剛》或是《霍比特人》等好萊塢大片,很多都是用 RED 的 4K/8K 攝影機拍出來的。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和 RED 的主業無關,而是一款出自 RED 之手的智能手機。

在 2017 年 7 月,RED 在官網上線了一則新預告,宣佈將會推出旗下首款 Android 手機。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 圖片來自:The Verge

這則消息不算很新鮮,畢竟影像廠商跨界做手機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比如前兩年就有松下 CM1 和 Kodak Ektra,就連寶麗來都曾涉足過智能手機的領域,但其中有一些只是單純的貼牌設備,要不就是將手機做成一款數碼相機的模樣。

可 RED 的卻不一樣,這款名為 Hydrogen One 的手機選擇了主流廠商很少會使用的粗獷金屬工業風,光是外觀設計就有非常高的辨識度;此外 RED 還號稱它的手機屏幕能支持「全息顯示」,同樣很吊人胃口。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手機背部還能看到 Leia 的標誌。圖片來自:Androidcentral

具體來說,RED 公司使用的是來自 Lica 公司的光場技術,它基於納米材料為移動設備開發了一種全息顯示方案。在保留原有 2D 顯示功能的同時,也可以讓用戶直接在手機屏幕上看到 3D 內容,它們是基於 RED 獨有的「4-View」格式。

起初,我們看到這個消息時還是挺好奇的,雖然此時還沒人知道具體的效果,但考慮到 RED 出品的器材在電影攝影行業的口碑,也許它還真能在手機產品上拿出點不一樣的東西。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 圖片來自:PCMag

但捧得越高,也會摔得很慘。今天正好是 RED Hydrogen One 手機評測解禁的日子,像 The Verge、DigitalTrends 和 CNET 等媒體都不看好它的市場表現,同時也對其中暴露的諸多問題表達了不滿。

只能說,就算是知名大廠也有翻車的時候,尤其是跨界涉足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時,翻車的概率也會大幅增加。

問題出在哪兒?目前的槽點主要有三個——屏幕、配置和價格,主要還是那塊宣稱是「全息顯示」的屏幕,顯然存在不少誇大的成分。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圖片來自:Androidcentral

根據目前放出來的體驗內容,RED Hydrogen One 手機屏幕並不是所有內容都是 3D 顯示的,大部分的系統界面和第三方應用仍然是 2D 顯示,只有在使用特定的視頻和圖片應用,以及觀看 RED 的「4-view」內容時,才會以 3D 效果呈現出來。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當然,核心問題還是在於「全息顯示」這個說法,好吧,我知道你肯定會聯想起《鋼鐵俠》電影中那種能浮在空中的、帥到不行的、手一揮就能點個按鈕的全息投影界面。

可實際上呢,我覺得用「裸眼 3D」這個說法會更準確點,它確實也就是一塊支持裸眼 3D 的顯示屏而已。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 具體的 3D 效果無法呈現出來,但可以結合這個動圖聯想下。圖片來自:The Verge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這裡可以看看 CNET 演示的這張貓圖,他左右傾斜手機時,你會看到圖像出現輕微抖動,背後的原理其實就是把圖像分成左右兩部分,左右眼看到是不同的影像,最終藉助這種雙目視覺差讓圖像實現一種縱深感和空間感,也就是你所看到的「3D 內容」。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 2015 年推出的新版 New 3DS 加入了基於攝像頭的面部追蹤功能,進一步改進了裸眼 3D 的視覺角度。圖片來自:IGN

所以,它有讓你想起什麼同類產品嗎,是的, 2011 年任天堂推出的 3DS 上就有類似的裸眼 3D 效果,同樣是在 2011 年,HTC 也曾推出過一款名為 EVO 3D 的手機,原理都基本一致。

不過根據 DigitalTrends 的說法,RED 手機的 3D 效果會比以前亞馬遜 Fire Phone 和任天堂 3DS 都要好一些,但效果依舊不完美,還是存在著各種裸眼 3D 的老毛病。

比如當你在使用 RED 手機觀看 3D 內容時,圖像其實是對半分給左右眼,所以就會出現分辨率下降和拖影的情況,如果頭部稍微斜一點也會看到重影;另外 Techcrunch 還提到了屏幕漏光的問題。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 Hydrogen Network 中有一些嚐鮮的 3D 視頻片段。圖片來自:The Verge

不過既然號稱是 3D 手機,內容的多寡自然成了關鍵。RED 也在手機預裝了幾個特定的應用,比如「Hydrogen Network」中就提供了部分 3D 電影的片段預覽,還有一個是名為「HoloPix」的社交應用,算是一個支持 3D 照片分享的 Instagram。

目前,RED 已經計劃會將《頭號玩家》、《神奇動物在哪裡》等電影帶進 RED 手機中,但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願意花兩個多小時去看一部支持裸眼 3D 的電影。就我所知,不少人在長時間觀看 3DS 後,雙眼會感到很不自然,簡單點說就是「看得很累人」,而 RED 手機也很難避免這個問題。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還有一點頗為尷尬的是,你沒辦法將拍攝或錄製的 3D 內容發給其它人看——準確點說是使用其他品牌手機的人。如果你將 RED 手機拍攝的 3D 照片發給 iPhone 用戶,他們看到的仍然是普通的 2D 圖像。

除非某位朋友也恰好入手了一臺 RED 手機,也許還能和你共同分享下這份為數不多的喜悅。

不過,這款手機也並非一無是處。單論外觀設計和硬件品質,RED Hydrogen One 都有非常鮮明的品牌風格。比如說它的鋁合金材質機身,還有凱夫拉材質背蓋、稜角分明的凹凸邊框,以及標誌性的紅圈 logo,你甚至還能看到一顆專門的紅色拍照快門鍵。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另外,RED 手機背部下方還有兩排金屬觸點,這和之前摩托羅拉的 Moto Z 一樣,也是用於連接其它模塊化組件的,比如電池模塊、擴展存儲模塊以及 RED 自家的相機模塊等。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尤其是這個相機模塊,官方宣稱它內置了 RED 自家的圖像傳感器,除了能安裝 RED 自家的鏡頭組件外,還支持包括佳能、尼康和索尼等其它廠商卡口的鏡頭,攝錄實力會達到「RED 電影品質」。但具體效果目前還不得而知,因為這些模塊化配件要等到 2019 年才會上市。

最後還有配置的問題,RED 手機搭載的是去年的驍龍 835 芯片,沒用驍龍 845 的原因據說是受到延期上市的影響。此前 RED 手機計劃是在 2017 年上市,但一直拖到現在,期間也沒對核心配置做修改,這也成了它不被推薦的一個原因。

而在拍照的部分,作為旗艦手機看似是不錯,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旦和更好的設備比如說 Google Pixel 3 的樣張放一起,Hydrogen One 的成像質量立馬就低一檔次。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 圖片來自:Gizmodo

至於其它問題就不多說了,比如整機 263g 的可怕重量,還有高達 1295 美元的起步價——我給個參考,最新的 iPhone XS Max 在美國的起步價為 1099 美元,而三星 Galaxy Note 9 則為 999 美元。所以你買什麼不好,非要花 1300 美元買一塊高級板磚找不痛快呢?

不過這款手機的電池倒是很足,有 4500mAh,據說可以很輕鬆地實現 2 天續航,算是為數不多的優點之一了。

將攝像機賣到 10 萬元的 RED,做了一款槽點滿滿的「全息手機」


對於在智能手機上做 3D 內容,RED 公司的創始人 Jim Jannard 是有一些野心的,早前他在受訪時也表示,希望 RED 手機能打破現有智能手機沉悶的現狀,同時為行業帶來一些改變;而對產品本身,他認為消費者只有在親眼看到這塊屏幕時才會懂得它的優勢。

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裸眼 3D 是否真的如他所說那麼受歡迎?畢竟就算是當代最暢銷的裸眼 3D 設備——任天堂 3DS 遊戲機,也更多是靠豐富的遊戲內容,而非 3D 顯示技術而被大眾所認可的。

更不要說,任天堂這幾年已經很少再提及 3DS 的裸眼 3D 賣點了,這款掌機的最新改款 New 2DSLL 甚至還閹割了 3D 功能,證明大部分人對裸眼 3D 功能並不買賬。

或許這款手機並不打算面向大眾消費者,只是想吸引很小一部分的 RED 核心用戶;又或許這些核心用戶看重的並不是 RED 手機的 3D 顯示,而僅僅是想要套個可擴展的相機模塊,拍出「RED 品質」的小視頻。

但本質上,就手機產品而言,它顯然是不合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