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遇見更好的自己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這麼問的人,多半是不讀書的。在這個“讀書無用論”大行其道的浮躁時代,楊絳先生的這段話或許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財,而是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書雖然不能幫你解決所有問題,卻能給你提供一個更好的視角。讀書,正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讀書,可以塑造人的氣質。曾國藩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讓人以一個更富深度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一身的正氣、靜氣、雅氣、勇氣、才氣、和氣和大氣,自然就能少沾染一些邪氣、躁氣、俗氣、怯氣、迂氣、戾氣和小氣。初中畢業的範雨素,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下仍能泰然處之,儘管住在皮村的出租屋裡依舊能寫出驕傲美麗的文字,正是因為長期的讀書生活幫她滋養出了不一樣的心境和修養。

讀書,可以給人安身立命的資本。前段時間刷屏的《中國詩詞大會》,讓每個觀眾記住了董卿,那個出口成章、唐詩宋詞信手拈來、名人名言俯拾皆是的央視“一姐”。而她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長期堅持閱讀是分不開的。小時候的董卿就是一個書蟲,工作以後即便再忙,她也要堅持每天讀1個小時的書。《歡樂頌》裡充滿知性睿智魅力的安迪和常常焦頭爛額的樊勝美就是兩個對比明顯的角色,而兩者的差別,除了成長環境之外,安迪擺滿書籍的架子和樊勝美堆滿衣服、皮包的小屋似乎也從另一個角度給出了答案。

讀書,可以對人的意志品質進行錘鍊與磨礪。雖然我們一直倡導快樂學習,但真正的讀書並不是輕鬆舒適的。要想達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必須經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與折磨。西方有個“一萬小時定律”,即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就需要付出一萬小時的努力。讀書和成長是和過去的自己告別的過程,如化繭成蝶、金蟬脫殼,每進一步都會有陣痛,每一次長大都是對意志的考驗和磨礪。

作家麥家曾說,掙錢再多全在身外,讀書再少都在心裡。讀書是一種對世界的思考與認知,是一種不甘現狀、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讀書並不能直接為你帶來財富,但堅持讀書會讓你的心飽滿生動,你最終也會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去閱讀吧,去遇見更好的自己!(陳舒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