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的離開——打了多少人的臉

李詠的離開,打了多少人的臉

李詠的離開——打了多少人的臉

基督教堂

雖然不追星,但是李詠作為國內早期全民綜藝節目主持人,確實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今天聽到他離世的消息,還是讓人唏噓。逝者如斯,只願天堂不再有病痛。

本來不想寫這篇文章,怕有蹭其熱度的嫌疑,但是我想我並沒有對逝者不敬,也心中坦然。

就在今天鋪天蓋地發佈李詠先生離去的消息的幾天前,很多媒體還在發佈李詠及其夫人和孩子在美國享受美好時光的照片,內容卻無不引導國人的仇富和恨離得情緒。並且由而升級到道德批判的層面。

結果短短一天,相信今天很多人看到這則噩耗,內心都會泛起一絲惶恐和愧疚。如果沒有之前的輿論導向,恐怕不至於會有這樣的感受。

我們有一些人,活得並不如意,但是這不是社會的錯,也不是其他人給造成的。往往是他們自身的行為決定的。表面和和氣氣,內心卻極其骯髒和齷齪。他們永遠不敢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暴露在陽光下,卻從來不怕,匿名造謠,或者交頭接耳,議論是非,亂評功過。

誠然,作為內心強大的人來說,這些謠言和汙言穢語只會止於智者,但是這樣的社會毒瘤從從來沒有被真正剔除過,反而在腐蝕和左右一些不明真相,聽風是雨的人們的思維和行動方式。

曾經有個叫阮玲玉的明星,選擇自戕的方式告別人間,留下四字遺言:人言可畏。你可以說有的人思想包袱太重,心境不夠開闊,選擇了極端的方式。也並沒有因此警醒世人。活著的人日子依然在過,也許這些只是花邊新聞的佐料,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這個世界追求的真善美,怎麼被一些人汙染成了假惡醜呢?網絡上因為沒有實名制,很多人都可以胡言亂語,信口開河,但是現實的生活當中,難道就少了那些搬弄是非,顛倒黑白得歹人嗎?

阮玲玉說的人言可畏是一個漢語成語,言:指流言蜚語;畏:怕。意思是人們的流言蜚語是很可怕的。而這段話出自幾年前的《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你看這種惡俗的行徑並非今日的時代才有的,而當今的媒體和某些群體和個人卻把它演繹到了極致。漫天的假報道,真相卻是被假相所覆蓋。同事之間的閒話,卻成了評估一個人善惡的標準,熟人之間的謠傳,卻成了某人莫須有的罪證。

我們不怕被人中傷,怕的是看客的冷漠以及不經大腦的跟風。科學需要不斷地論證才能得出相對準確的答案,造謠和是非,卻不必,只要你跟著添油加醋,描述的有鼻子有眼,就可以讓一大群人,狂歡一段時間,世人總有一部分,生來就不知道什麼的尊重和道德底線,總有一部分人,希望自己不好別人也不能過的如意。於是,當你看到一些消息在一個圈子有一個圈子被傳播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掉入了流言蜚語的陷阱。

有的人,在得知真相後還會有所愧疚和懺悔,而有的人卻毫不在意,又去尋找下一個攻擊點和新的謠言。他們樂此不疲,辜負了生命,蹉跎了人生,還順帶給善良的人刨了一個坑。

時代在發展,為什麼人類的德行不能與時俱進呢?雖然世界是矛盾的,陰陽總是相對,但是我們為什麼不是更正直一點,更善良一些呢?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和諧的世界,因為凡是有良知的人絕對不能允許,語言流氓的存在,我們不僅要在自己生活的時代構造一個正能量的世界,還要讓他能傳播和影響到我們的下一代。

願意相信世界善良,願今日起,不再凡事不經思量。即便擁有言論自由,但絕不用作惡意攻擊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