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菸草簡史

84年春晚有一部非常經典的小品,是由相聲大師馬季和姜昆表演的,叫《宇宙牌香菸》,可惜小編沒生在那個年紀,只是通過後來電視轉播才看到,至今還記得裡面最經典的一句臺詞,叫:窈窕淑女賽天仙,不愛紅妝愛香菸。據說還真有廠家生產宇宙牌香菸,就是小編沒抽過。

那個年代的相聲真可以說是看著辛辣,品著諷刺,極具深度和內涵,對社會現狀毫不掩飾得用藝術手段進行批判。當然咱們今天不說相聲,咱們來說說香菸。

作為資深菸民的小編,當然也是有發言權滴,小編最愛抽的就是22的軟殼紅利群,抽習慣了沒辦法。

閒話菸草簡史

民國菸草廣告畫

下面言歸正傳,說說菸草,也就是香菸的原材料。

菸草,拉丁語學名:Nicotianatabacum。菸草屬管狀花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質化。花序頂生,圓錐狀,多花;蒴果卵狀或矩圓狀,長約等於宿存萼。夏秋季開花結果。主要分佈於南美洲、中國,原產南美洲,據說已經有七千多年的種植歷史。

就像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樣,菸草這玩意兒也總有第一個抽的人,或者說吸的人,這玩意兒原產南美,那麼第一個吸的肯定是本地人,是誰就不可考證了,不過這哥們兒也算是牛皮,引領了幾千年的吸菸史的風騷。

閒話菸草簡史

原始時期,印第安人以吹煙和舞蹈祭神。

據說印第安人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菸草的民族,七千年前就開始了。他們對於菸草的理解,不僅僅限於吸食而且還崇拜,圖騰裡都有所表達,估摸著又是覺得吸菸可以溝通神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些考古分析還發現,3500年前的美洲居民便有了吸菸的習慣。隨著美洲史的進一步發掘,菸草史也許會向印第安史更早的時期延伸。

而考古學家認為,迄今發現人類使用菸草最早的證據是在墨西哥南部賈帕思州倍倫克的一座建於公元432年的神殿裡一幅浮雕。它是一張半浮雕畫,浮雕上畫著一個叼著長煙管菸袋的瑪雅人,在舉行祭祖典禮時,以管吹煙和吸菸的情景,頭部還用菸葉裹著。

考古學家還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印第安人居住過的洞穴中,發現了遺留的菸草和菸斗中吸剩的菸灰,據考證這些遺物的年代大約在公元650年左右。而有記載發現人類吸食菸草是在14世紀的聖薩爾瓦多。至於聖薩爾瓦多這個名字,也是哥倫布取的,誰讓他第一個發現,有第一命名權呢?或者說,那個時候他不知道這地方在土語裡叫什麼,反正按照西方規則來幹就是了。

在1492年10月,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登陸不久,他的船隊水手便看到美洲印第安人“一手持著點燃的木棒,一手拿著像是玉米葉片或棕櫚葉片捲成的長管,嘴巴和鼻孔裡噴出一縷縷濃霧般的青煙。”

閒話菸草簡史

哥倫布船隊

而關於最早記載印第安人是人類最早的吸食菸草的文字,當數西班牙人 — 潘氏所著的《個人經歷談》。潘氏敘述了他在1497年跟隨哥倫布第二次航海到西印度群島的經歷,其中描述了他發現印第安人吸食菸草的情景。

西班牙傳教士巴塞洛繆·德·拉斯·卡薩斯參加過哥倫布船隊的第二次美洲大陸航行,他在《印第安人史》裡寫道:“一路上我們都能看到當地人,無論男女,手裡拿著一根點燃的木炭和一些草狀的植物。他們一邊走路,一邊點燃草葉,享受其散發出來的芳香。”

此外,在1536年5月,有個叫嘉蒂的探險家經過長時間的探險,重新回到美洲見證關於印第安人使用菸草的情形,他做了比哥倫布記載更加詳細的記述:“他們把菸草放在太陽底下曬乾,而後在他們脖子上掛上一個小牛皮做的小袋子、一隻中空的石頭或者是木頭,很像一支管子;一會兒他們高興的時候,便把菸草揉成碎末安放在管子的一端,點上火,在另一端便用嘴深深地呼吸,使得體內完全充滿了煙,直到從他們的嘴和鼻孔裡冒出為止,就像煙囪裡噴出來的煙一樣。他們說這樣做可以使他們保持溫暖和健康。我們也曾經嘗試過這種煙,把它放進我們嘴裡,那種熱辣的味兒,如同胡椒一樣。”

還有航海史學家裴南蒂斯·奧威圖所著的1535年出版的《印第安通史》是這樣記載的:“在其它的邪惡的習慣裡,印第安人有種特別有害的嗜好便是去吸某一種煙……以便產生不省人事的麻醉狀態。他們的酋長使用一種狀如丫的管子,將有丫的兩端插入鼻孔,在管子的一端裝著燃燒的野草,他們用這種辦法吸菸,直到失去知覺,伸著四肢躺在地上像個酒醉微睡的人一樣……我很難想象他們從這種習慣裡究竟獲得了什麼快樂,除非在吸菸之前就已經是喝了酒。”

話說小編吸一支菸很提神,吸兩支就開始頭暈,三支就想吐了。

閒話菸草簡史

吸菸的印第安人

在哥倫布離開時,哥倫布獲得了印第安人饋贈的幹菸草葉子,他的船隊還帶上了當地人贈予的珍貴禮物——菸草種子。從此,這些種子便隨著大航海時代的航線漂洋過海,在世界各地生根、長葉。

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開始種植菸草,隨後,菸草在法國、葡萄牙、英國、意大利等國家的植物園裡成長起來。17世紀初,荷蘭的一個小鎮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用於商業性的菸草種植。自此,菸草在歐洲開始大規模種植、交易。1612年,英國殖民官員約翰·羅爾夫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鎮大面積種植菸草,並開始做菸草貿易。

菸草的種植改變了世界的隔絕。離開故土的菸草,由於氣候的原因,在歐洲種植並不成功。於是,美洲殖民地生產的菸草便從英國換回真金白銀,也奠定了美國發展的基礎。“沒有菸草,就沒有美國。”美國曆史學界甚至有這樣的認知。

閒話菸草簡史

菸草貿易

另一個推動菸草傳播的因素是捲菸的發明。在早些時候,吸菸話說吸的旱菸,就是弄個菸斗,塞上菸絲,巴滋巴滋開始吸,或者直接拿菸葉捲成卷吸,滋味刺激。

據傳,在1832年土耳其和埃及的戰爭中,一名炮手發明了用紙包裹發射火藥的方法,大大增強了火炮威力。於是,上司獎勵了他一磅菸草,不過卻忘了附贈菸斗。這名士兵靈機一動,用紙包住菸絲抽了起來。一種方便快捷、容易攜帶的吸菸方式由此誕生。1847年菲莫公司成立,這家公司最初出售的就是土耳其手卷捲菸。

同時期,還出現了菸草史上的另一件大事——烤煙的發明。1839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菸農第一次用木炭烘烤煙葉,得到了色澤金黃、口感更好的菸葉。一種更柔和的菸草隨後廣為流行。

不過,當時人們吸食的捲菸,還都是手工卷制的。

1880年,美國人J·A·邦薩克發明了連續成型的捲菸機,每分鐘產捲菸250支。這一重大發明標誌著大規模機制捲菸時代的開始。此後,機制捲菸以其價格低廉、吸用和攜帶方便等優點受到消費者歡迎,捲菸生產得到迅速發展,逐漸上升到菸草工業的主導地位。

閒話菸草簡史

捲菸機

菸草在中國的發展

在中國吸菸的歷史比歐洲要晚,卻一點不比歐洲差勁。

16世紀中葉菸草傳入中國,傳入路線有三種說法:

1.從菲律賓到中國臺灣及福建的漳州、泉州。

2.從印尼或越南傳入到中國的廣東。

3.從日本到朝鮮,再到中國東北及內蒙古。

比較認可的說法是,菸草大約於明代嘉靖末至萬曆初經菲律賓傳入我國南方,後迅速在全國推廣種植,吸菸人數呈幾何級數增長。

此物在進入中國時,還傳入一個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當時,呂宋島上淡巴國公主死後,被棄於野外,沒想到她在聞到菸草香味後竟甦醒了!從此,被譯名 “ 淡巴菰 ” 的菸草又有了神奇的名字 “ 返魂香 ” 。

據說菲律賓的菸草傳入中國前,先傳入日本,日本人不僅稱呼“淡巴菰”,也稱“煙”,可能源自吞雲吐霧狀,最後煙的名稱又從日本傳到中國,變成了人們日常的叫法。

閒話菸草簡史

吸菸者

從史料上看,古人對菸草的嗜好甚至比今人還嚴重,這或許與古人對菸草的過度迷信有關。據最早著錄菸草的醫學書籍《本草匯言》載: “ 此藥氣甚辛烈,得火燃取煙氣吸入喉中,大能御霜露風雨之寒,避山蠱鬼邪之氣,小兒食此能殺疳積,婦人食此能消癥痞。 ”

《露書》還記載,菸草 “ 能令人醉,亦闢瘴氣,搗汁可毒頭蝨 ” 。古人還相信,菸草能治畏寒、發熱等所謂 “ 寒疾 ” 。

明末人王逋曾在《蚓庵瑣語》中記載: “ 菸葉出閩中,邊上人寒疾,非此不治。 ”

姚可成輯《食物本草》中還有一觀點,認為菸草能 “ 當飯吃 ” ,稱 “ 凡食煙,飢能使飽,飽能使飢,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鬱愁悶,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憂草。 ” 可見在古代,菸草還一度被認為是對身體有益的。

到明朝崇禎末年,吸菸盛行。到清朝,此風更盛。從此,客人來先敬菸,後敬茶,已成世俗。

閒話菸草簡史

禁菸史

1602年倫敦大主教病逝,人們認為是吸菸所致,英王詹姆士一世詛咒“吸菸是一種不良嗜好,它傷目刺鼻,害腦戕肺,如同陰曹地府入口處的黑煙坑。”隨後,英國政府制定了禁菸法,對吸菸、售煙者加以刑罰,把菸草關稅增加40倍。一群群“吸菸犯”被押赴刑場處死,倫敦最大的幾家菸草機構被砸爛,鄉村的煙田被騎兵縱馬摧毀。

1634年,俄國規定吸菸者要遭受鞭打,嗅煙者割鼻,屢教不改者流放西伯利亞或者處死。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1696年,沙皇彼得一世出遊英國,學會了吞雲吐霧,回國後不僅取消了禁菸令,而且鼓勵自己的臣民吸菸。

從16世紀初到18世紀初,香菸以一種異端入侵者的姿態侵蝕著歐洲社會,慢慢也就成為司空見慣的東西,不再具有任何宗教或是文化的象徵意義了。最早的禁菸邏輯是對異端習慣性的封殺,很殘酷,也很前現代。

閒話菸草簡史

彼得一世

在中國,明、清醫藥學家已觀察到菸草對人體的毒副作用。

如《滇南本草》中記載,菸草“令人煩亂,不省人事,···”;《本草匯言》記載“偶有食之,其氣閉,悶昏如死,則非善物可知矣”;中醫張景嶽曾說:“煙能散邪,亦必耗氣,”得出“煙也損人”;名醫張璐已在其所著的《本經逢原》中提出:“ 豈知毒草之氣,燻灼臟腑,遊行經絡,能無壯火散氣之慮乎。

清人陳淏子在《花鏡》中也提出菸草 “ 久服肺焦,非患膈即吐紅。抑且有病,投藥不效,總宜少用 ”;名醫吳澄在《不居集 · 煙論》中甚至認為, “ 無病之人頻頻燻灼,津涸液枯,暗損天年 ” ,對吸菸者提出了警告: “ 虛損之人,最宜戒此。 ”;吳儀洛在《本草從新》裡乾脆將菸草列入 “ 毒草類 ” 。其卷四中的 “ 煙 ” 條稱 “ 火氣燻灼,耗血損年,衛生者宜遠之 ” 。並附註,菸草 “ 最爍肺陰,今人患喉風咽痛、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未必不由嗜煙所致 ” 。

吸菸有害不言而喻,故古代有識之士一直呼籲遠離菸草。清康熙三十年進士張翔鳳在《種煙行》詩中稱: “ 吁嗟老農勿健羨,此物鳩毒奇莫居。 ”

至於現代的對菸草的研究,大家都知道,篇幅有限,小編就不過多贅述了。

閒話菸草簡史

美人啖煙圖

而古之禁菸,最有力的舉措當屬朝延干預。明末崇禎皇帝朱由檢曾兩次頒佈“ 禁菸令 ”。第一道頒發於崇禎十二年 ( 公元 1639 年 ) ,這是中國歷史上由朝廷發出的第一道 “ 禁菸令 ” 。

崇禎皇帝第二次禁菸則是為了防止“ 亡國 ” 。古人多迷信,貴為皇帝的朱由檢更不例外,崇禎皇帝乃 “ 燕王 ” 朱棣之後,京都又是 “ 燕京 ” 。 “ 煙 ” 與 “ 燕 ” 音相近, “ 吃煙 ” 就是 “ 吃燕 ” ,有吃掉燕王之後、破燕京之嫌,出於避諱,朱由檢下了禁菸令。

到了清朝,禁菸力度同樣強大,大清律例就明確規定,官員吸菸會被革職查辦,罰款罰工資,抽鞭子挨板子,戴枷數月以儆效尤,老百姓還會流放充軍。種植菸草的人土地會被官府沒收,罰款打板子。

太平天國對於吸菸者處罰更加嚴厲,抽幾口黃煙,輕則一頓棒打,還要夾上木枷,插上煙桿遊街示眾;如果沒被打死,還想再來上那麼幾口,過一把煙癮,便會被砍去首級,屍首分離。

閒話菸草簡史

皇太極頒佈的禁菸令

但道光、咸豐年間以後,隨著清王朝的日益衰落,“ 控煙令 ” 也成了一紙空文,致使 “ 菸民 ” 劇增, “ 上自王公貴族,下至走卒乞丐,莫不人口銜一支菸以鳴得意。 ”就像水滸傳裡面綠林好漢必須來兩斤熟牛肉一樣。

故此,人們將吸紙菸、吸鴉片、打麻將和嫖娼並列為晚清 “ 四大公害 ” 。

禁菸歸禁菸,可甲午戰爭之後,朝廷財政接近破產,鉅額賠償使得出現大量赤字,這時,政府開始尋找各種稅源,菸草徵稅想當然的成為其中之一。

《馬氏文通》作者馬建忠明確提出“寓禁於征”的煙稅主張。他曾經給李鴻章寫過一封建議書,裡面寫道:“水煙、旱菸,飢不可粟,寒不可衣,前明本在例禁。近日吸者,不論男女,十有六七。統計天下戶口,大縣不下百萬,中小者不下五六十萬,今從至少科計,每縣吸食以十萬人計。”他對每個吸菸者每天徵煙稅半個銅錢,全年全國可徵收煙稅二十萬串銅錢。這相當於對待鴉片煙一樣的做法其實很難實行下去,最後李鴻章並未聽從他對建議。

閒話菸草簡史

不過,李鴻章的繼任者,直隸總督袁世凱面對轄區捉襟見肘的財政狀況,上任第二年便提出菸草的“重徵”政策。他寫給朝廷的摺子裡說道:“臣思菸酒為民間嗜好之物,無關養生本計,因擬定捐章,奏明設局,試辦數月以來,解徵之款,已有十數萬兩。如能逐漸推廣,通年所入,當可集成鉅款,且實有裨國計,無害民生。”

袁世凱的措施,對於充盈財政,又能佔有道德高地,受到很多朝中官員的支持,隨後,清廷便開始大範圍的實施菸酒稅,從此,菸草稅成為歷屆政府的重要稅收來源。

到了民國,清教徒一般的蔣介石也開始禁菸,只不過雷聲大雨點小,因為菸草稅收是一筆豐厚的國家收入,禁菸了等於斷了稅收,沒錢招兵買馬,進口武器。

新中國成立之後,1991年6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菸草專賣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以有計劃地組織菸草專賣品的生產和經營,提高菸草製品質量,維護消費者利益,保證國家財政收入。要知道中國的菸草稅每年可佔整體財政收入的6%以上,而且這還只是單單菸草一項,看來咱們菸民對國家也是貢獻巨大。

閒話菸草簡史

驚悚包裝的煙盒,嚇得小編趕緊來一根壓壓驚

在國外,菸草同樣被課以重稅,菸草稅同樣是非常重要的稅收收入來源,佔財政收入比例基本與中國相同甚至更高。

法國海關數據顯示,2014年一包20支裝的捲菸價格已從2004年的5歐元上升到6.8歐元(約合人民幣47元)。那這6.8歐元中,有4.3歐元屬於消費稅,約佔售價63%;增值稅1.11歐元,佔16.39%。稅收比重高達80%,剩下的1.39歐元,如再去掉營銷、物流等成本,真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是煙錢。

據美國菸草集團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估算,目前美國菸草稅,包括聯邦、州、地方三層稅,佔每包煙零售價的56.6%。

在日本,煙是日本稅率最高的商品,高達零售價的64.5%。

在新加坡,新加坡關稅局規定,自2013年3月1日起,所有在新加坡銷售的捲菸必須有完稅標識及豎線標記。買賣、擁有及吸食不帶完稅標識的捲菸都違法。如被發現擁有一包不帶完稅標識的捲菸,違法者會被罰款500新元(約合人民幣2334.4元)。

曾經有部紀錄片,記者採訪美國菸草業巨頭,說要禁菸還是什麼來著,美國菸草巨頭就說現在財政收入八分之一是菸草稅,沒有菸草稅,現在的福利之類的根本維持不下去,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吸菸有害身體健康,請大家儘早戒菸,嗯~等小編抽完這最後一支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