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縣」到「鄧州」的蝶變!

我上小學的時候,讀初中的鄰家二哥寫過一首讚美鄧縣城的詩,有兩句我至今記憶猶新:過去的鄧縣城,像個黑窟窿;現在的鄧縣城,燈光耀眼明。當時很佩服他會寫詩,更羨慕他去過鄧縣城。

我十來歲時才第一次去鄧縣城。由於興奮,頭天晚上沒睡好,第二天還起了個大早,步行20多里也不覺累。那時鄧縣城最熱鬧的地方是古城路。從南橋店到丁字口,街道那麼長、那麼寬,還是水泥路面;一街兩行的門面房首尾相連,望不到頭,像兩條長龍;房子鱗次櫛比,有的屋頂上五脊六獸,有的門楣上雕蟲畫鳥,好不氣派;大十字街的百貨大樓鶴立雞群,讓我真真實實地過了一把“樓上樓下”的癮。午飯,大人們吃著從家裡帶來的鍋盔,我則享受了一個又白又鬆軟的“高價饃”。

逛一趟鄧縣城,對於生活在農村孤陋寡聞的我來說,無異於劉姥姥進大觀園,所見所聞也成了我在沒進過城的同學面前吹噓的資本。

1978年秋,我到鄧縣一高上學,時間一長,對城市的好奇也就漸漸趨於平淡。現在想來,那時鄧縣城區很小,只是以大十字街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幾百米而已,其他地方大都是村莊和農田,零星分佈著幾個機關單位,能稱之為街道且有商業氣息的,也只有古城路一條街。現在的城區道路大多是在那時的田間小路、村間土路或穿城公路的基礎上改擴建的。我記憶最深的是新華路兩側有寬寬的水溝,去教育局看院牆上的高考錄取榜時,我還掉到了水溝裡。城內的建築多是屋架房,三層高的百貨大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全城的“制高點”,一副唯我獨尊的氣派。

城西遠郊孤零零的火車站,像個遠離母親的孩子。汽車站的候車室是破爛的草棚,客車少得可憐。20世紀80年代,我每次從外地回來,最頭痛的是從城裡到鄉里老家這段路,車次少,即便坐上車,也是一路站著,一路顛簸,下車後灰頭土臉、腰痠腿疼,那個難受勁真是無法言說。

1989年11月17日,這是值得每個鄧州人記住的日子。這一天,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鄧縣,設立鄧州市,“鄧縣”成為歷史,而有著1300多年輝煌歷史的“鄧州”又重回我們的生活,從此,鄧州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鄧州城真正的“長高變大”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城市建設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從農行大廈的一枝獨秀到棟棟高樓遍地開花,從首個高層小區財富世家的一枝獨秀到數十個高層樓盤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從鄧南工業區的開疆拓土到鄧東新區的快速擴張,從老城區的舊貌換新顏到湍北新區七縱七橫的道路框架格局,鄧州城區飛速發展的記錄一次次被刷新。

從“鄧縣”到“鄧州”的蝶變!

若站在高樓頂層舉目四望,你會看到城市的邊際線與天際線相接,樓群如森林指向雲天,街巷如棋盤縱橫交錯,汽車如河水川流不息。數不清的美景使人目不暇接,徜徉城市之中,一股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撲面而來。

交通變化更是日新月異。火車站早已融入城區,並與在建的鄧州東站、鄧州西站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汽車站也已建成多座,眾多班車線路聯結全國各地;高速公路依城而過,國道省道輻射四方,縣鄉道路如同蛛網,城市出租車、公交車穿行如梭;設計規劃中的通用機場令人期待……

從“鄧縣”到“鄧州”的蝶變!

憶不盡的鄧縣,贊不完的鄧州。二十九年前,從“鄧縣”到“鄧州”的一個華麗轉身,就像從醜醜的蛹變為五彩的蝶,變化可謂天翻地覆!如今的鄧州不但讓“少小離家老大回”的遊子找不到家了,就連一年回家一次的農民工也常常感嘆鄧州“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這不禁讓我想起鄰家二哥的那兩句讚美詩,不過已時過境遷,今天讀來毫無新意。可喜的是,當前全市人民奮力建設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行動,不正是在譜寫一首新的壯麗詩篇嗎?(作者:高定傑;單位:鄧州市湍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