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 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一曲《青花瓷》婉轉動聽,讓人沉醉於色澤純潔而斑斕的青花瓷中,也沉醉於中華千年傳承的陶瓷之美中。

處暑至,秋風起

玉林創意工坊

伴隨著溫柔細膩的秋雨

玉林人以軟陶親手捏製一朵素蓮

穿越時光的隧道,品讀瓷器之美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品讀,瓷器之韻

喜歡,在暖暖的日子裡品讀瓷器,就像給這些冰冷的瓷器賦予了生命力。白玉瓷,它凝如脂、潔白細膩,小巧精緻得仿若江南女子;翡翠瓷,則青翠欲滴、溫潤如玉、紋樣經典繁複,釉色純淨瑰麗;而青花瓷,波瀾不驚,卻流露出盛世風華;淡泊寧靜,卻蘊含著無限韻味。

細細觀賞,一種古樸寧然的芳菲滿溢,帶著唐宋的高雅,攜著元明的底蘊,伴著一份縈繞不散的情愫,隨著匠人的雙手,把歷史的縮影都融進了這青花瓷中……突然,恍惚中有種錯覺,彷彿自己置身在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裡。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就像玉林

古風古韻,縈繞不散

“技術是基礎,意境最重要”。

陶瓷比之塑料更有質感,比之金屬更有靈氣,比之石頭更光滑。一件陶瓷藝術品,要活躍著生命的律動,呈現韻味無窮的詩情畫意,從構思開始的,塑性、燒製到最後成品,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融入作者的靈感和創作激情。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在浸透雙手溫度的製作過程中,專注、情感、純粹這些在如今浮躁的社會中越來越難得的可貴品質都一一體現。這是一個好的陶藝師所必備的品質。於是,我們便看到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著許多陶藝師們用自己一生的專注去詮釋著陶藝之美。

手作,瓷器之美

現代陶藝不僅追求實用

也更加註重美學觀感

課上

老師教大家以軟陶手塑一朵素淨的白蓮

清淡如故,不染塵埃

軟陶,一種聚合性陶土,色彩漂亮,不僅能與不同顏色的軟陶土均勻混色,若與不同顏色的軟陶土一層層迭起來,顏色也不會混在一起,因此在創作上有許多發揮空間。而且軟陶不含水,在空氣中不會幹掉,可以長久保存,雖然需要經過烘烤才能定形,但是能製作出色彩亮麗、精緻的藝術作品,因此成為許多藝術家的創作素材。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軟陶其實算不得是真正的陶器,今天帶大家捏軟陶,其實是想通過軟陶讓大家感悟傳統陶瓷的韻味。”

而手捏是一門易學難精的技法,從嚴謹的“美感比例”、“功能考量”到“藝術內涵”都是重點,透過手指的觸感不斷的揉捏,方能慢慢成型。

著一身素服,守一世安穩。淨手,起陶土,揉捏,塑形……

我們需要生活的儀式感。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面對手中的泥胚刻畫或者揉捏的時間裡,每個人都變得專注了,掉進各自的細節裡琢磨,剛剛喧囂激動的討論聲也不見了。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專注的時候,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在流淌的時間裡,大家手中的蓮花也逐漸成型。“你看她捏的蓮花花瓣厚實,圓潤,可真美!”張阿姨捏的蓮花圓潤秀美,惹得大家都圍了過來,觀賞著,讚歎著......

陶藝美器,製作工藝複雜繁瑣

漸漸被現代工藝取代

而在玉林

卻仍可捉住它美麗的影子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來玉林

以雙手觸碰陶器的溫度

越過喧囂與嘈雜

聽到器物的聲音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玉林|陶藝美器,浸透雙手溫度的匠心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