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楊康是肩負大任,還是爲己謀利

看過83版射鵰的朋友們應該都會記得苗僑偉扮演的楊康,這位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苗僑偉在演完楊康之後火遍整個演藝圈,本應是主角的郭靖的扮演者黃日華都不及他。當年苗僑偉收到的粉絲來信,尤其是女粉絲來信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裡送。生著一副俊俏小生面孔的苗僑偉在演藝圈工作時間不長,就轉行去經商了。演員的過往暫且不提,小編我今天重點介紹一下楊康這個人物的命運,對於他的一些做法至今爭議很大,很多人也說楊康是宋朝子民,如果能接班當了金國的皇帝也是有機會給中原的宋朝子女做些好事的,對於持這種觀點的人就好比臆想的乾隆是漢人的後代,應該支持他扶漢滅清一樣,有很多邏輯點是站不穩的,主要有三:

金庸筆下的楊康是肩負大任,還是為己謀利

第一:政治上要遵循一點:誰給你權力,你就要對誰負責。楊康要想當上金國皇帝,必須得有完顏洪烈的大力支持,或者說是以完顏洪烈為首的金國勢力集團的支持。首先一點,完顏洪烈先當上金國的太子,等老皇帝駕崩,完顏洪烈稱帝,立完顏康(楊康)為太子,歷來皇室宮鬥九死一生,即使完顏洪烈順利稱帝,這群金國人的大臣大員們知道完顏康是漢人的話,能否接受異族人當自己的皇帝呢?等完顏洪烈登機之後,過個十年半載的,包惜弱人老色衰,下面的大臣難道不會給皇帝再選妃,再生孩子嗎?完顏洪烈老了以後是選親身骨肉繼位還是選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來繼承大業呢?一切都是未知數,而且楊康步步都不佔優勢。

金庸筆下的楊康是肩負大任,還是為己謀利

第二:即使楊康克服各種困難,好不容易從金國的太子變成了金國的皇帝,他下達的旨意和命令對金朝百姓無利,對宋朝百姓有利的話,如果擺平一幫大臣將軍。就像《萬曆十五年》裡的萬曆皇帝似的,隨著歷史的進程發展,皇帝越來越像一個象徵,或者說是吉祥物,官員們遞上的摺子的批示都是大臣們擬好了讓皇帝抄一遍的,皇帝的一舉一動,所作所為無不受到各種倫理道德的約束,楊康當了皇帝之後的權力能有多少。

金庸筆下的楊康是肩負大任,還是為己謀利

第三:楊康當了皇帝就不可能再跟穆念慈在一起了,將來找的皇后貴妃也都得從金國裡面找,生來生去主要還是金國人的血統。一人之力想要撼動整個國家的走向,好比螻蟻憾樹,不自量力。如不是開國皇帝,有一群跟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好兄弟,你只是接班父皇的地位順利登機,光扶植自己的班子就要耗時數十載。那時候楊康已經耋耄之年,有心而無力了。

金庸筆下的楊康是肩負大任,還是為己謀利

以上皆是對小說的延伸和解讀,跟真實歷史無關,請讀者朋友們不要對號入座。

金庸先生駕鶴西去,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