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兩年前的12月2日這一天,日本動畫電影《你的名字》首次在中國大陸上映,一上映就在當天創下7500萬人民幣的票房紀錄,最終以票房報收於5.76624億人民幣超過《哆啦A夢:伴我同行》,創下日本電影在華最高票房新紀錄。很多人在它上映之前,就對其備受期待,它一上映,果然沒讓觀眾失望, 就受到熱捧。一提到這部電影,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執導這部作品的導演新海誠。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票房大賣,同時也讓新海誠在作品創作方面更上一層樓,這是一部新海誠原創作品,即編劇為新海誠,導演為新海誠,新海誠為其傾注了許多心血,時間,金錢等等,在觀賞這部作品,你會一眼”嗅出’’其身上濃濃的”新海誠”味道,它的熱播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新海誠模式”動漫作品製作風格。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何為”新海誠模式”,我將通過《你的名字》為你講述。具有濃厚的個人畫風色彩,運用靈活的小規模團隊製作,一定體現作者的自我特點,這是一種很值得中國同行們借鑑的方式。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第一,在你的名字裡,天空出現的頻率不在少數,無論是男主仰望天空看著流星落下的場景,還是男女主在室外意外邂逅的結局,這是新海誠動畫作品的一大亮點。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能說新海誠非常喜歡天空。我個人在欣賞《你的名字》時,會被這一亮點吸引。至少在我看來,仰望天空是一種在快節奏社會下不錯的愜意方式,會讓充滿煩惱的大腦暫時性放空一下,順便思考一下人生。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第二,就是高質量的寫實畫風,真實又細緻。你要是不是重度幻想迷,我覺得《你的名字》會讓你有一種莫名其妙地熟悉感和認同感。男女主互換身體在各自不同地區生活的片段,我可以欣賞到東京市的上班族生活特點和日本的傳統文化特色。你要是看到結束時男女主邂逅的片段,你會驚奇地發現他們相遇的地方,是真得存在於現實當中的東京 - 信濃町站前的行人天橋。另外,我覺得新海誠在動畫製作方面做足了功夫,因為我看《你的名字》的畫風有一種柔和的治癒系特點,說實話,這畫風不同於其他的動漫畫風,有些刺眼,但有吸引人。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第三,含蓄又讓人感覺處處充滿人情味兒的情感處理方式,男主花瓏換身為女主,醒來時揉胸的場景讓人想笑又有些不好意思,它很生動表現出了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對未知事物探索的感性特點。還有,男主在面對比自己年長几歲的美女工友,表現出來的既有對其身上有故事的尊重又有那麼點被成熟女性魅力吸引的懵懂情愫。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主線是依然是女一號宮水三葉和男主的青春愛情,這有可能是受年輕人追捧的原因之一,畢竟我們也經歷過的這一階段。為什麼說是這種處理方式呢?因為全片沒有一處直接互相表達“i love you”的場景,就算有快發生的場景,也被新海誠給伏筆打斷了,這就有了小鎮獲救之際,男女主異時空對話,馬上要說出自己情感的時候,失憶了。也有,最後他們邂逅相遇,但是卻結束了等等地方情節設置。但是,全片卻充滿著愛的味道,畢竟女主做那些事也是為了再見到男主,男主救女主也一樣。還有宮水的父親平時嚴厲最後卻相信女兒,除了父愛,還有就是對家鄉人們的熱愛。

緣分讓我們互換身體,而我卻用我的生命,來銘記《你的名字》

可以說在《你的名字》裡,新海誠模式體現得淋漓盡致,絲毫不輸給他以往的作品,也同樣在日本動漫中是一部不錯的作品,豆瓣給了8.6的高分。在這裡面,你能欣賞到和宮崎駿作品有著相似但又不一樣的個人畫風特色。

對電影有任何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如果喜歡我的影評,請關注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