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蠟:自然界中的奇幻珠寶


蜜蠟:自然界中的奇幻珠寶


蜜蠟是琥珀的一種,因其色如蜜,光如蠟而得名,呈明黃至暗紅色不透明體。在物理和化學成分上蜜蠟和琥珀沒有區別,為了區分,有人簡單地將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就叫蜜蠟。其實蜜蠟是較為高級的琥珀,所謂“千年琥珀、萬年蜜蠟”,可見其形成的年代要比琥珀更加久遠。蜜蠟的質地柔美、色澤溫潤,深受人們的喜愛。

蜜蠟起源久遠,當時地球不但人類尚未問世,許多較早的動物亦未出現。它是數千萬乃至一億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堊紀時代的松樹、楓樹等樹種的樹脂埋在地底下,與空氣、水源、土壤等各種礦物質產生作用而融合形成的一種有機寶石。歷盡滄桑磨鍊,給它增添了無數瑰麗和神秘的色彩,實為天地精“珀”。


蜜蠟:自然界中的奇幻珠寶


我國古人認為琥珀是由猛虎死後的魂魄變化而來的。宋代黃休覆在《茅亭客話》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對此,李時珍也信以為真,曾說:“虎死則精魄入地化為石,此物狀似之,故謂之虎魄。俗文從玉,以其類玉也。”倒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詠琥珀》詩中道:“曾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猶可觀”,描述生動傳神。《天工開物》中說,貓睛黃而微帶紅的琥珀最貴重,“此值黃金五倍價”,也道出了其收藏的珍貴。

在歐洲,琥珀、蜜蠟一直就被視為其寶石文化的代表,並把它當做吉祥物,如同玉代表著中國的文化一樣,歐洲人稱它為“北方之金”。傳說,琥珀是由古希臘女神赫麗提斯的眼淚變化而成的。那時,它多為貴族階層擁有,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它成為美國新貴的珍愛,當時的美國第一大夫人所佩戴的琥珀項鍊至今仍收藏在美國曆史博物館中。

此外,中醫認為琥珀是療疾良藥,具有安定心神,幫助睡眠的作用。《名醫別錄》中將其列為上品,具有“安五臟,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之功效。歐洲人也認為它具有神奇的功效,據說波蘭作曲家肖邦總是隨身帶著一塊琥珀,每次演出前他都用琥珀擦手,是為了讓手指溫暖起來。


蜜蠟:自然界中的奇幻珠寶


收藏風悄然興起

古玩收藏都很講究舊東西,上等的蜜蠟一般都是老貨。現在,一般市場上的蜜蠟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並且以每年30%的速度在升值,而同樣的蜜蠟,在香港等地的價格要比內地貴上好幾倍。一枚清朝的老蜜蠟吊墜,曾在香港拍賣行中拍出20多萬港元的價格。

市場上能見到的蜜蠟有:多米尼加蜜蠟、雪山蜜蠟(產於中東和非洲)、水蠟(較透明)、絲蠟(內部有絲狀條紋)、波羅的海蜜蠟(呈現奶黃色和金黃色,或介於二者之間半透明狀)。其中價格最高的是多米尼加蜜蠟,雪山蜜蠟和水蠟並駕齊驅,它們價格由年代而定;絲蠟和波羅的海蜜蠟的價格也不相上下。

世界上出產蜜蠟的地方很少,最常見的是產在波羅的海以及北歐的黃色蜜蠟。一般只有黃色,有些還是半透明狀的。但由於那裡的蜜蠟形成年代比較近,故價格比較便宜。丹麥出產的蜜蠟是非常好的,顏色很純正,而且不透明。中東也是出產珍稀蜜蠟的產地。有的在5000萬年以上,有的甚至1億多年。但數量非常稀少,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我國撫順、新疆和西藏地區也有少量的蜜蠟和琥珀產出。

學會方法辨真偽

雖然,國際上蜜蠟專家判定真品蜜蠟的唯一方法就是遇熱變紅、變黑或起星。但是在實際收藏中,專家們也總結了一些有效的鑑別方法。

現在,市場出現了很多以塑料和新樹脂為主的蜜蠟仿製品。最直接的鑑定方法就是佩戴一段時間後由於人的體溫、酸鹼度、甚至氣場的不同會使蜜蠟發生變化,仿製品則沒有這種變化。當然這種鑑定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鑑別。還有其他的方法提供給大家。

視覺:從不同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感覺,折光度也不一樣,散發出有靈性的光澤。氣泡多為圓形,壓制的氣泡多為長扁形。還可以通過紫外線的照射,比如放到驗鈔機下,它上面會有不太明顯的變色,而塑料則不會變色。

觸覺:蜜蠟性溫和,夏日戴不會熱,冬日戴不會涼。而且,拿蜜蠟在衣服上摩擦後可以吸引小碎紙屑。

聽覺:無鑲嵌的蜜蠟珠子放在手中輕輕揉動,會發出很柔和略帶沉悶的聲響,聲音比較清脆的則可能是塑料或樹脂。

鹽水:可以將蜜蠟泡在1:4的鹽水中,如果是真蜜蠟則可以在鹽水中浮起來。這種方法被廣大收藏愛好者屢試不爽。但是,此法限裸珀,鹽水濃度不夠重量級、體內有大量雜質的也會下沉。當然還可以花錢拿到CMA珠寶鑑定中心去測折射率、密度等,這也是最保險(放心保)可靠的方法。

隨著蜜蠟資源日趨稀罕,特別是名種蜜蠟礦藏已近乎枯竭,所留成品也大多成為藏家的囊中之物,很少面市。因此,它的稀有性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藏家的關注,而存世的極品蜜蠟並不多,可以預見其巨大的收藏和升值潛力。

蜜蠟是自然界中最奇幻的礦藏之一,任何一件玩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它美麗、神奇,溫潤如玉、璀璨勝金,時而細碎纖弱,時而穩重典雅,亦可張揚前衛,有著獨特的、永恆的生命歸宿感和神秘氣息。


蜜蠟:自然界中的奇幻珠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