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爲了「燙手山芋」?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全人類的運動盛會,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每一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前幾年而作為奧運會的主辦國是一個非常令國民自豪和驕傲的事情,然而這幾年情況發生了轉變。有很多國家都不願意在舉辦奧運會,退出申奧,舉辦奧運會從令國民自豪到成為“燙手山芋”發生了什麼?

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為了“燙手山芋”?

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世界規模最大,也是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奧運會對人類的運動發展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的在與各個國家用運動交流各國文化,切磋體育技能,鼓勵人們不斷的進行體育作用。所以,像這樣空前的體育盛世,許多國家都一舉辦奧運會為驕傲,因為能夠舉辦奧運會是國家實力的象徵,是對自己國家在國際地位上的肯定。

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為了“燙手山芋”?

但是在上一屆里約奧運會結束之後,許多國家就退出了奧運申請國的行列。原因很簡單,舉辦一次奧運會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而對於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國家來說,甚至會引起國家的動盪和不穩定。

就拿里約奧運會來說,在申奧成功的時候,巴西還是經濟騰飛的金磚四國之一。但是,在那之後巴西經濟持續走低,這樣籌備奧運會就難免力不從心,只好偷工減料。相信大家在當年奧運會的相關報道中可以得知我國運動員所居住的奧運會就如同縣招待所一樣。而在當時,巴西還爆發了多次大規模的民眾抗議遊行。

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為了“燙手山芋”?

在奧運會結束之後,那些曾經用來比賽的場館都成為了“一次性”用品,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廢棄。北京奧運會之後,除了主會場鳥巢還在使用之外,像一些比賽場所都棄之不用,成為了荒蕪之地。

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為了“燙手山芋”?

北京奧運會自行車比賽場地荒廢

而有些舉辦國在奧運會結束之後,更是無奈會對比賽場所進行拆除。像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結束之後,亞特蘭大把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奧運主會場進行了拆除。

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為了“燙手山芋”?

除此之外,申辦奧運會本身就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給國際奧委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國家在申奧上使出了渾身解數,不僅僅有檯面上的一些支出,比賽預算,場館建設之類的支出,還有一些所謂的“公關”支出等等。有人統計,芝加哥在2016年申奧上花了4-6億人民幣,而且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縱觀奧運會的歷史,唯一盈利的奧運會只有一屆,那就是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而這還是建立在比賽場館利用了大量老化的運動設施來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所以,這樣“虧本”的買賣相信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去做的吧。

據悉,下兩屆奧運會的舉辦權已經交給了法國和美國,但是對於冬奧會的舉辦國,國際奧委會卻陷入了麻煩當中。原本有10多個國家競爭冬奧會舉辦權,但是已經有好幾個國家都已經選擇了退出。奧委會沒辦法只能自己直接指派,點名了中國的三個城市,但令他們意外的是都拒絕了。

舉辦奧運會不再是令人自豪的事情,反而成為了“燙手山芋”?

奧運會雖然能夠提高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但是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卻是一個負面的影響,你們覺得我們該接手這個燙手的山芋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