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今天熊貓老師收到了一些家長反饋,來自之前的課程禮包活動。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很多家長提出孩子的學琴痛點還是貴在“堅持”,鋼琴是喜歡的,打從一開始就很喜歡,只是練琴完全是另一回事兒。孩子堅持練琴到底是為了什麼?終點在哪裡?或者說有終點嗎?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小編在諮詢課程禮包內容時,打開了這位忠實用戶的話匣子,小朋友學琴不到一年,當初高昂的興趣已然見底,只剩下苦苦的堅持,孩子苦,家長陪著也苦。

正在看文的家長們,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縮影?還記得學琴初期,有預設過TA將來在鋼琴造詣上要達成怎樣的成就嗎?有沒有說過

:“鋼琴給你買了,接下來就看你好好學了”諸如此類的話?或者,很多家長抱著輕鬆心態只希望寶貝通過練琴修身養性,提升氣質?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可以肯定的是攻克考級和修身養性都不為過,孩子自己選擇的就是最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同我們的社會發展,加速經濟發展勢必會一定程度上影響環境健康指數,反之,保證環境無汙染必然會對發展本身有影響。練琴亦如此,先打磨修煉境界或先精修彈琴技能都是可以的,初心不變,目的地總會到的,也許路徑不同,但是各有滋味。

學琴的終點在哪兒?鋼琴十級是終點嗎?我們可以讓孩子在三五年的時間集中特訓,很快通過十級考試,這不是不可能,身邊很多案例,家長和孩子目的明確,直奔考級,只是達成之後該做些什麼呢?

我們在討論“終點”的時候考慮過“起點”是什麼嗎?如果備戰考級的前三年是為了證書,那麼接下來是不是該考慮彈鋼琴的“高度”和“意義”了。

彈鋼琴的魅力在於同樣是用一雙手,會彈的人演奏的是“曲”,不會彈的發出的是“聲”,為什麼人家手中的音符會團結成曲,而大部分人的手指都只會“發聲”?

只是練琴時間長短的問題嗎?那有些小孩練琴多年毫無進展是為什麼?

不論鋼琴過了幾級,樂理知識是否滿分,音樂是什麼?它能帶給孩子什麼?能給孩子乃至家人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這才是學琴的根兒。



孩子,我們逼你學琴,並不只是過鋼琴十級!


其實,即使是同一首曲子同一個段落同一個人,今天彈奏的和明天都不同,每天你對它都會有新的理解和認知。和生活一樣,活到老學到老,對於同樣的事兒我們能吸收的知識點是無窮無盡的。

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孩子最後動的才是手指,最先動的是什麼呢?是大腦,是耳朵,然後是心臟,最後是手指。如果學琴有終點,那麼以上是為什麼還有怎樣做到會是目標之一。如何在糾結複雜的情緒中脫離出來,通過彈琴平復與整合心緒該是孩子學琴的終點之二。

堅韌不拔,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和耐心是苦苦練琴的起點也是終點。老師授課、家長陪練是催化劑,但也只能是催化劑,依賴不是終點,放手一搏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