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秋,遇見哈巴湖的「美」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建設美麗新寧夏 共圓偉大中國夢

春如幽蘭,夏如翡翠,秋如霓裳,冬如白玉,隨四季變換顏色的林海美不勝收。這是位於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鹽池縣哈巴湖生態旅遊區。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攝影:David.zhao

如今,鹽池人驕傲地喊出“看草原何必去外地,歡迎您到哈巴湖來”的口號;金秋哈巴湖的美景和小葉楊簡直可以媲美額濟納旗的胡楊林;從春末到秋末,廣袤的草原,豐富的植被,讓哈巴湖被綠色環抱,人進沙退的奇蹟在這裡上演,曾經的沙窩窩變成了沙漠邊緣一顆綠色的生態明珠,實現了綠肥黃瘦的精彩“變身”。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攝影:David.zhao

風沙肆虐 那段抹不去的歲月

生活在這裡的人,每個人都受過黃沙肆虐的苦。 村民如今一說起起沙害,至今還心有餘悸:“最難的事就是拉沙子。有一次,我和娃娃從早上起來吃罷飯,用毛驢車拉了整整一天,才把房子跟前的沙子拉乾淨,累得人站都站不住了。唉,有一身的好力氣,全用到拉沙子上了!”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攝影:David.zhao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如今當你來到哈巴湖景區時,只要你離開城市步入自然,你便會隨處可見一簇簇、一叢叢、一壟壟、一片片,一種極其普通的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沙柳。“自古以來無寸草,借問春從何處歸”,正是沙柳的綠葉和飛花,才有了哈巴湖以往沙漠戈壁的春天。此時,你會暗自忖思:為什麼在這荒漠,獨沙柳點線片林,頗成氣候呢?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然而,真正讓人心動、令人欽佩的卻是她那“不奉獻吾寧死”的壯烈涅磐!她生存的全部就在於一旦成活,只要讓她根植大地,從此再無所求,縱然粉身碎骨,也要終身無限回報:每年春夏之際,她的籽種隨絮飄散而去,一旦有適應生存的環境便生根發芽,再現母體的生命輪迴,她以擴張的綠色反哺大地的滋養。然而,如果你在三年內沒有給她平茬(從根部砍掉枝條),那麼她會以為大自然和曾賦予她生命的人類不再需要她,她便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沙柳“不奉獻吾寧死”的精神!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攝影:David.zhao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哈巴湖的人兒又何嘗不是象沙柳那樣的倔強、堅韌、無求、奉獻,經幾代農人艱苦卓絕的戰天鬥地,改天換地!哈巴湖已由昔日的沙暴肆虐,天荒地老變成今日的風和日麗、山青水秀。植被覆蓋率已達到85%;在這片古老、富饒的哈巴湖熱土上,正在實現著生物與自然諧和的嬗變,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的迴歸!沙柳旺盛的生命力、堅韌團結的凝聚力、一次受予無限回報的執著力、不奉獻吾寧死的震撼力,她那傲風斗雪的堅韌之志,不奉獻吾寧死的感恩情懷,也正是與日俱新的、放眼世界的哈巴湖人的真實寫照!

在深秋,遇见哈巴湖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