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玉罄空寂寂 庸凡猶立侯仙音

金鐘玉罄空寂寂 庸凡猶立侯仙音

金庸先生

算一算看金庸先生的著作怕有二十多年了,期間還收集了若干本港版的集子作為收藏,這些都是從舊書攤上淘到的。

和武俠結緣在我的那個年代,和現代沉迷網絡遊戲是一個概念,必遭到家長老師的圍追堵截,對一個懵懂少年,需要四處搜索,然後把借來的租來的書藏起來,偷偷的執著的在教室,在路邊,在小店裡,被窩裡如飢似渴的閱讀,真正的痛並快樂的;是金庸古龍梁羽生陪我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

非正常的閱讀也導致了一些個人的壞習慣,有閱讀的,也有個人生活上的,看到現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被社會認可,稱讚成這個樣子,突然有一種遺憾,一種解脫,人生總是在懵懵懂懂時開啟人生的大門,當回首時發現,早已物是人非,種種舍與不捨,得與非得,早已成了一本糊塗賬。一些變成了你自己,一些變成了你對待這個世界的眼光。無論人生怎麼樣,你把自己當成郭靖,楊過,張無忌,令狐沖還是韋小寶,都改變不了真是的你,你也沒有勇氣直面真實的江湖,你也沒有獲取和領悟秘籍的運氣,你的平凡平庸甚至懦弱,卻展示了那端的那個武俠世界的波瀾壯闊和波詭雲譎。

金庸先生成就很大,相比較武俠小說恰恰不是他性情所在,不得已為之的事慢慢變成了先生得以名動天下的憑仗,彷彿命運的玩笑,所以才情這種事,凡人為之如搬山嶽,達者為之就是拈花摘葉,人生的不公平便是天賦,所以才有郭靖這樣的漢子,材質不彰,卻至誠至信,也可至臻境,但凡人有智便變有了機心,便不能至誠至信,便成了楊過,需有千萬磨難,磨去身上乖張戾氣不平猥瑣,才能有一粒明珠明坨坨 遍照大地山河的景象。卻也有一個願為天下死的大勇,一個隱於江湖的平淡這樣的人生結局。

但世間人生種種苦種種難,不是小說能化解的,人生始終要談定平靜,用極大的心力去應付各自的生活,偶爾從書裡汲取些樂趣,智慧能量,歡喜,便是讀書的意義,所以轉過頭去,過去文學界對通俗文學的不屑,到現在不得不對通俗文學發出邀請,無論如何,文字有高低,讀書人卻無等級,本來求仁德仁的因果,非要用對付理念態度之爭的法子,自然會被雨打風吹去。

所以文學可以到頂端去追求文字的精細,編織奇絕,但是也要有人深入大眾,說書講故事,本質上還要看人心,人心善惡卻在文字之後,金庸的小說傳承傳統文化,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和價值觀,凡有華人處必有金庸武俠,這一點比很多文學家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凡此一點贊聲大匠大家也不為過。

江湖兒女江湖散/歲月流轉水月圓/白馬白衣瞬白髮/不見紅顏少年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