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字當先,有禮有節 國防部長魏鳳和的「金秋外交」

礼字当先,有礼有节 国防部长魏凤和的“金秋外交”

2018年10月18日中美防長在新加坡的會晤,為中國防長魏鳳和11月初到訪華盛頓作了良好的鋪墊。是“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美之間最好的消息”。(南方週末記者 鄭宇鈞/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1月1日《南方週末》)

在外界眼裡,原二炮部隊(現火箭軍)是解放軍最神秘的軍兵種,魏鳳和16歲入伍,進入這個神秘部隊,從戰士幹到司令員,讓外界對他充滿好奇。

2018年3月,魏鳳和出任國防部長以來,頻繁接待外賓並外訪,讓他的神秘面紗漸漸褪去。而中美防長“坦率而坦誠”的會晤,在中美戰略互疑的高峰期,被媒體認為是“近一段時間以來中美之間最好的消息”,這好消息,由他傳遞。

2018年10月19日到20日,第五屆東盟防長擴大會、第九次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第十二屆東盟防長峰會在新加坡舉行。除了東盟十國外,還有中、美、日、韓等國參加東盟防長擴大會,這18名國防部長背後代表的軍事力量,人數佔全世界軍隊的90%。

2018年10月下旬的北京香山論壇上,中國軍隊“開放、包容、互鑑、合作”的聲音,也被他帶進了與各國防長共商合作的會場。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10月27日表示,中國防長將於11月初到訪華盛頓,雙方將繼續就中美兩軍關係進行磋商。

從新加坡到北京再到華盛頓,魏鳳和的金秋外交,禮字當先,有禮有節。

對話應對摩擦

2018年10月18日的中美防長會晤,在西方社交媒體上的話題關注度,甚至超過了東盟防長峰會,備受東盟國家關注。這場會晤背後,是一連串事件導致的中美兩軍關係緊張。

這場會晤,選擇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最邊上的一處獨立小屋舉行,很是僻靜。這個小屋是由美國代表團預訂的,南方週末記者注意到,屋外是個親子水上娛樂場地,穿過熱帶植物簇擁的花園小徑,穿著比基尼的母親領著戲水的兒女,好奇地打量著匆匆路過的戎裝軍人。在被欄杆圍住的入口,身著軍裝制服的美軍五角大樓新聞發言人伊特斯本,指揮保衛人員,逐一檢查入場記者的證件。

會晤前一天,出席會晤的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對外聲稱,中方要求舉行會談。但在會後,中方代表團強調,中方是“應美方之約”,證明美方所言不實。

此前一個月,2018年9月21日,美國依據其國內法,宣佈對中國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實施制裁,中國外交部為此對美方提出嚴正抗議。按照美方說法,中方與美國製裁名單上的俄方公司進行軍貿交易。而9月下旬,美國國務院批准了一份價值3.3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

中方旋即採取反制行動,宣佈召回在美國參加國際會議並計劃訪美的海軍司令員沈金龍,同時推遲了原計劃於9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的中美兩軍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會議。此外,美軍官員披露稱,美軍“大黃蜂”遠征打擊戰鬥群10月停靠香港的要求被中方否決。

制裁和對臺軍售,讓中美兩軍關係烏雲密佈,《紐約時報》甚至預測,中美之間緊張局勢升級,進入“針鋒相對行動的高潮”。

孰料,在新加坡共同出席會議的前一天,中美防長的手握到了一起。

會談原定30分鐘,最終歷時近90分鐘,南方週末記者看到,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率先來到會場,並在會談結束後最後離開。魏鳳和離開時,邊走邊抬起左腕看錶,此時,距離他與老撾國防部長的會晤只剩5分鐘。

會談對外傳遞暖意。據中方代表團官員透露,雙方一致認為,當前兩軍應認真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加強交往,增進互信,深化溝通,管控風險,推動兩軍關係成為兩國關係的穩定器。

“經歷數月的波折後,對華軍事關係或正走向穩定。”美聯社這樣總結此次會晤。據法新社報道,馬蒂斯形容會談“坦率而且坦誠”,在中美關係緊張時期進行會談,顯得“更有價值”。

魏鳳和重申,中方在臺灣、南海等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堅定不移,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不移。

“我們需要確保當踩到對方的腳趾時,不會升級為災難。”薛瑞福說。《紐約時報》稱,馬蒂斯為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一系列敵對行動降了溫,為副總統邁克·彭斯此前對中國的尖銳批評,打磨掉了一些稜角。

儘管馬蒂斯與魏鳳和之間的對話友善,仍難掩美國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的軍事摩擦。“美國把南海作為一個制衡亞太的戰略資源來考慮,是跟中國開展地緣政治競爭的一個關鍵抓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黎楠教授曾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任教,他注意到,9月30日,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驅逐艦駛入中國南海南薰礁和赤瓜礁12海里範圍內,遭中國海軍蘭州號導彈驅逐艦驅離。兩國軍艦一度接近到41米內。

“這是非常重大、非常敏感的事情,是兵棋推演時,需要作為重大情況來處置的。如果雙方不清楚彼此的底線,就可能擦槍走火。”黎楠認為,要想南海問題穩定,中國相對可以採取一些柔性政策。

就在中美防長會晤前兩天,10月16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兩架B-52H戰略轟炸機巡弋南海,執行“轟炸機存在計劃”訓練任務。在黎楠看來,判斷美國處理南海問題的風向標,一是是否減少艦機自由航行行動的頻率,二是是否避免南海問題進一步軍事化。而對中國來說,有必要提高島礁的民事功能。

黎楠也觀察到,“東盟對待南海問題的態度,已經不像2016年‘南海仲裁案’推出時那樣對立。現在的形勢,對中國比較有利。”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0月19日回應“中方有意阻止美國和其他國家與東盟聯合軍演”時表示,根據中國與東盟國家共識,“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程,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內部進程,有關情況不對外公開。

“美中之間存在分歧,但分歧不是對抗,競爭也不意味著敵對。”馬蒂斯說,美方認為加強合作是兩軍關係發展的唯一合理途徑。據美聯社報道,馬蒂斯再次向魏鳳和發出了訪美邀請,魏鳳和部長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以前常說,經貿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而兩軍關係是相對脆弱和敏感的。如今,中美經貿關係緊張,如果說兩軍關係能夠改善的話,那麼會對中美關係有一個比較正面的影響,防止中美走向衝突升級。”黎楠說。

礼字当先,有礼有节 国防部长魏凤和的“金秋外交”

2018年10月24日上午,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進入桌面戰術推演環節,來自中國、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的參演官兵參加了推演。(南方日報記者❘張梓望/圖)

解放軍將領新形象

魏鳳和對東盟並不陌生。2011年,他即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身份,率團出席東盟地區論壇安全政策會議。當時,他是副總長中最年輕的一位。

2018年10月18日,在中國和老撾雙邊會見前,魏鳳和提前5分鐘先到會場。老撾國防部長佔沙蒙·佔雅拉中將匆匆來到,此時他身穿米色西裝,兩軍代表團入座,佔沙蒙·佔雅拉中將第一句話就是道歉,“不好意思,因為剛下飛機,所以還沒來得及換軍裝。”

“沒關係,朋友相見,很開心、很興奮。”魏鳳和一口濃濃的山東腔回應道,“我剛跟馬蒂斯見完。”

在兩天的會議議程前後,魏鳳和與八國防長舉行了雙邊會見,取得一系列成果。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防部長鄭景鬥與魏鳳和會晤後,中韓雙方決定通過重啟空軍防空工作會議,增設兩國空軍之間的直通電話。此外,魏鳳和也與日本防務大臣舉行了雙邊會見,這是2015年11月以來,首次中日防長會見。

會見密集如戰鼓。10月19日18時25分,南方週末記者看到開了一天會的魏鳳和結束會談,率中國代表團最後一個離開會場。不到20分鐘後,換下軍裝的魏鳳和重回會場,出席新加坡舉辦的歡迎晚宴。

東道主提供了三種顏色的襯衫,供出席晚宴的各國防務部門領導人選擇:白、藍、紅,襯衫式樣統一,在左側都繡有一長枝新加坡國花胡姬花。魏鳳和選擇了白色主題衫。只有馬蒂斯特立獨行,穿著純白襯衫出席。

國宴開始時,南方週末記者看到,在敲打著黑白腰鼓的禮儀兵引領下,魏鳳和和馬蒂斯率先入場,其他國家的防務部門領導人尾隨其後。

宴席是魏鳳和少有的穿便裝的時刻。10月18日中午,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與魏鳳和雙邊會見後,專門宴請他午宴。這是魏鳳和今年3月上任國防部長以來,第一次與黃永宏會見。

兩國防長的關係,是兩軍關係的一個側面。黃永宏醫生出身、曾任教育部長,並不是軍人出身的他,一向以儒雅示人。2018年2月,原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出席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時,也是由黃永宏接待。他當時在社交媒體感嘆,非常榮幸能第七次接待常萬全,常萬全表示“來新加坡不像去別的地方,更像是來探望同一個城市中的好朋友”。

“互信”、“合作”,是魏鳳和在第五屆東盟防長擴大會發言的重點,他指出,亞太地區反恐形勢嚴峻複雜,形成整體合力才是有效應對之道,各國應推動反恐合作走深走實。近年來,中國軍隊與相關國家軍隊推進互信建設,健全完善軍事交流機制。他期望,中國軍隊能與各方一道,共同扭緊地區穩定的“安全閥”。

“安全”,是魏鳳和與各國防長對話中的高頻詞,安全困境、安全閥、安全挑戰,映射出中國軍隊對地區穩定的關切。魏鳳和提出,中國希望與東盟各國防務部門加強溝通的多重舉措:建立防務直通電話、開展聯演聯訓、救災救援和防務智庫、中青年軍官交流等合作。從理念層面的互聯共通,到實戰層面的肩並肩作訓,中國軍方的期望,明晰而又全面。

中方的誠意,得到了東盟防務部門領導人的積極回應。據越南媒體vietnamnet報道,越南國防部長建議,在東盟與中國國防部長之間建立熱線,為第一次訪越的解放軍軍官在越南舉辦東盟交流活動,並與中國一起建立聯合工作組。

軍旅生涯大部分在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度過的魏鳳和,在中原的山脈間磨鍊了34年。在中共十八大選舉出的新一屆中央軍委中,他曾是軍委委員中唯一的中將。2012年11月23日,十八大結束後第九天,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授予魏鳳和上將軍銜。

對於中國防長的東南亞“首秀”,黎楠教授評價,“魏鳳和是中國第一個非陸軍出身的國防部長,這契合瞭解放軍軍改對‘大陸軍傳統’的超越,火箭軍軍種技術性和專業性比較強,火箭軍出身的魏鳳和,在軍事交往風格中,也相應帶有這方面特色。”

“里程碑意義”的聯合軍演”

東盟防長系列會議結束第二天,新加坡軍艦抵達廣東湛江。

與此同時,魏鳳和從新加坡回國,在廣州集體會見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實兵演練的東盟各國觀摩團團長。集體會見前,魏鳳和單獨會見了新加坡海軍總長柳俊泓。

這次聯演由新加坡和中國聯合主辦。新加坡是2018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還是中國—東盟關係協調國。在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係15週年這個重要年份,新加坡見證了中國和東盟關係的特殊一刻。

這次聯演既是東盟首次與單一國家進行聯合軍演,也是解放軍首次與東盟開展海上聯演。演習兵力共包括中國和東盟10國8艘艦艇、3架直升機以及約1200名官兵。

“對於中國和東盟而言,此次聯演開啟了一個里程碑。”10月22日,柳俊泓代表東盟各國致開幕詞時提到。在第12屆東盟防長會議上,各國防長重申,中國—東盟海上聯演是增強地區互信的一個重要舉措。在此前一天,魏鳳和也用“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評價此次聯演。

這是一場歷經3年努力最終實現的接力跑。在2015年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上,中國首次提出與東盟成員國舉行海上聯合演習的建議。此後,中國與東盟多次交換意見。2018年2月,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上確認,8月在新加坡進行桌面推演,最終在中國組織實兵演習。

“這證明,中國和東盟的軍事互信在不斷提升。當然,另一方面,此次聯演也是象徵性的。主要課目還是集中在非傳統安全方面。”黎楠說。

“6個課目由不同國家艦艇輪流擔任指揮艦,這是一大亮點。”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這能共同提高艦艇人員和指揮人員應對海上威脅的能力,也將有助於增進中國海軍和東盟國家海軍之間的瞭解和互信,為雙方未來的海上軍事合作打下基礎。

規則,是合作的基礎。本屆東盟防長擴大會最大的成果,是簽署了聯合宣言,這是自2013年以來,首次簽署此類聯合宣言。18個國家,同意採用國與國之間軍機空中意外相遇時的行為準則,藉此降低誤判、避免衝突。

“全球第一個多邊軍機空中相遇行為準則將被施行,這是一項重大成就。”黃永宏表示。

“這些守則在法律上不具備約束力,屬自願性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研究院Tan See Seng教授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空中準則是對“海上計劃外遭遇(CUES)”的合理補充。CUES於2014年在中國青島舉行的西太平洋海軍論壇上通過。

“東盟各國正在中美兩個大國間找平衡。在與中國海上聯演的前3天,東盟就明年與美國實施聯合海上演習也達成共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楊子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過去,美國對東盟影響比較大。自特朗普上臺以來,接連退群,東盟國家對美國一些政策是比較失望的。”黎楠指出,中國與東盟的關係,要和美國與東盟的關係聯繫起來看。“總的來說,中國和東盟的關係穩中向好,向著對中國有利的趨勢發展。”

而當聯演成功收官時,魏鳳和已經在北京完成了又一輪密集的外賓會見,北京香山論壇成為他的主場。

“中方堅持互利互惠、不搞零和博弈,堅持開放包容、不搞結盟對抗,堅持共商共建、不搞單邊主義,堅持相互尊重、不搞以大欺小。”魏鳳和在主旨發言中表示,為“打造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新型安全夥伴關係”,中國軍隊願與各國軍隊攜手同行,努力推動亞太地區新的安全機制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