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股大漲 恆指反彈

美股週三連續第二日收高,強勁的財報與經濟數據提振了市場信心。港股昨日高開1%後在25350點上下波動。截至收盤,恆生指數漲436.31點,報25416點,重返25000點;國企指數漲140.69點,報10279.32點;紅籌指數漲70.09點,報4168.02點。大市成交1188.87億港元,北上資金淨流入87億元,創深股通開通以來新高。其中滬股通淨流入57.6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9.29億元。港股通(滬)淨流入6.45億;港股通(深)淨流入8.84億。

碧桂園漲9.18%領漲藍籌;融創中國漲8.92%;萬科企業漲7.45%;中國恆大漲8.02%。舜宇光學漲7.35%;瑞聲科技漲7.88%;騰訊漲4.04%;比亞迪電子漲14.91%。中國建材漲6.61%;華潤水泥漲7.67%;海螺水泥漲5.68%;亞洲水泥(中國)漲4.61%。廣發證券漲5.13%;海通證券漲7.22%;中信證券漲4.35%;中國銀河漲4.31%。百濟神州漲13.09%;金斯瑞漲4.68%;希瑪眼科漲27.11%;藥明生物漲2.78%。美團、小米最快明年有望入摩,美團股價大漲11.14%,報56.35港元;小米漲1.31%,報12.34港元。有消息顯示,MSCI公佈同股不同權股份安排的諮詢結果,最終決定還原基本步,在現有全球投資市場指數繼續按原有標準計算同股不同權股份權重,並在明年2月季檢重啟納入同股不同權股份,3月生效。這意味著同股不同權公司小米、美團都有望明年納入MSCI指數投資範圍。

華盛資本證券高級分析師louis表示,美國公佈10月份ADP私人職位增加22.7萬個,遠好過預期18.7萬個和9月份21.8萬個,連升7個月,更是近8個月最大增幅。刺激美匯指數造好,重上97水平,高見97.19。同時帶動國債息率升至3.1378釐水平。財政部公佈第四季將會發債4,250億美元,雖比上月減少150億美元,但仍是自2008年以來最多的季度。年內發債合共1.34萬億美元,比2017年的5460億美元,升幅超過1.4倍。僅小幅高於2010年的1.59億美元。反映華府赤字再續擴大。超額髮債,可刺激債息上升,再拖累經濟增長。港股反彈,但仍要繼續留意外圍的變化是否真的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