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襄城經開區加快轉型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襄陽市襄城經開區加快轉型升級助推高質量發展

襄陽恩菲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年處理生活垃圾45萬噸,年發電量為1.5億度,可節約標準煤3.5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8.2萬噸;泰山石膏項目年產4000萬平方米的紙面石膏板和800萬平方米的裝飾石膏板生產線,消化利用磷石膏廢渣40萬噸,實現“變廢為寶”……10月24日,襄城經濟開發區開展高質量發展觀摩拉練活動,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助力園區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該區貫徹新發展理念,嚴格按照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求,出臺並實施《襄城經開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抓整改、抓規範、抓升級、挖內涵、減存量、增空間,努力把襄城經濟開發區建成現代化園區。

優化管理體制和規劃佈局。該區全面啟動經開區管理體制和執法體制改革,新成立綜合執法局和綜合服務中心,全面提升經開區服務水平。全面接管原保康工業園的安監、環保、綜治等各項事務,進一步理順監管體制,擰成一股繩,形成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委託省環科院完成規劃環評修編,委託市規劃設計院完成園區控制性詳規修編,並啟動園區產業規劃修編,進一步明確園區的發展方向。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聘請省環科院專家對園區企業“三廢”問題把脈問診,對園區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大氣等進行監測,建立基礎數據庫。積極開展“兩非”整治,取締非法砂場、非法碼頭17家。開展揚塵專項整治,設置超載超限檢查站,對堆場進行覆蓋防塵處理,有效減少粉塵汙染。新購置霧炮車、機掃車,增加機械化作業頻次,加強道路抑塵降塵。實行“一企一管一閥”,為58家涉水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備,對廢水排放不達標的企業,一律阻斷進入集水點。完善園區環境監測設施,設立18個空氣質量監測微站,實時監控園區環境質量。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改造資金投入,實現減量化增長。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該區積極爭取市級支持,探索多元化投入方式,補齊園區硬件短板。投資2億元,完成了以“一企一管”為主要建設內容的汙水管網改造工程,對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投入近3000萬元,完善了綜合服務平臺。全面鋪開園區道路、管網和綠化、亮化工程,園區1號路維修改造、7號路延伸段建設正在進行中,2號路、7號路、10號路道路改造和景觀提升及雨水泵站建設正式啟動。投資1300萬元,建設餘家湖消防站,年內全面開工建設。督促園區化工企業建設微型消防站,目前已建成32個微型消防站和1箇中型消防站。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該區積極做好“加法”,盤活存量,引進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對園區企業進行併購、整合,實現做優做強,促成國藥集團等一批上市企業與凌晟藥業等企業合作,加快現有企業轉型升級。鼓勵現有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實現轉型發展。做好“減法”,堅決關停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對10家有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立案查處,對30家涉氣企業實施停產整治,園區取得環評手續的企業達51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