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hrome斷網小恐龍,那些不爲人知的小故事

Google的Chrome瀏覽器其實在斷網的時候藏了一個小遊戲,這恐怕也並不是個人人皆知的秘密。

谷歌Chrome斷網小恐龍,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什麼是chrome小恐龍

這個彩蛋是個恐龍跑酷遊戲,由一隻(頭?)孤獨的霸王龍在屏幕上跑個無休無止。不知因為什麼,這隻霸王龍不得不在無邊無沿的沙漠中跑個沒完,還得一路躲過仙人掌和翼手龍這樣的障礙物。而且隨著遊戲時間越來越長,它奔跑的速度還會加快。

遊戲的控制方式則非常簡單:按一下空格鍵開始遊戲,再按空格那隻霸王龍就會起跳。而鍵盤上的下箭頭則能讓他蹲下。對於使用移動設備(Android或者iOS)的“玩家”來說,按一下那隻倒黴的恐龍就能開始遊戲了。本站所有的404頁面,都內置了這隻小恐龍,隨時可以摸魚ヽ( ̄▽ ̄)و。(隨便寫個不存在本站頁面,比如:www.soulcooool.com/20181017)

谷歌Chrome斷網小恐龍,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遊戲的目標更簡單:活下去就行,沒日沒夜。(遊戲裡簡單的黑白兩色會在玩家跑過特定距離之後反轉。)

Chrome斷網小恐龍的幕後故事

Google在一次對開發者的採訪中解釋了遊戲的起源:

據Chrome的設計師Sebastien Gabriel說,這個遊戲的意思是了“斷網”就像是回到了“史前時代”。當然,那時候還沒有無處不在的互聯網。雖然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斷網可能是件非常罕見的事情,但是回到從前,人們可都只是在特定的地點才能連上網的。

這些地點可能包括了家裡、學校、公司或者——“網吧”,那時候可是個生意興隆的買賣。

“看見那隻恐龍就讓人感覺回到了還沒有Wi-Fi的‘史前時代’,”Gabriel說,“仙人掌和沙漠的場景設置都是我們一開始在設計‘斷網’頁面時就定下來了,也使用了和Chrome錯誤頁面格統一的像素風格視覺設計。”

Chrome中的這個恐龍游戲代號“Project Bolan”,來自於1970年代的搖滾樂隊T-Rex(霸王龍),當時樂隊的某任主唱叫做Marc Bolan。

Alan Bettes是Google的高級視覺設計師,他解釋說,當時遊戲設計團隊唯一的限制就是:遊戲內的動作必須僵硬一點。

一開始,開發者們開出了一堆腦洞:“讓它在遊戲開始的時候做個可愛的迴旋踢怎麼樣?就像90年代那隻人見人愛的刺蝟一樣(Sonic?)。或者讓它咆哮幾聲,來提醒用戶這隻恐龍是活的?”不過最終,他們還是決定只讓恐龍能夠簡單的上跳下蹲躲過障礙物就好。

這個遊戲最早出現在2014年9月Chrome中。不過因為Google努力要讓這個遊戲能在某些平臺上跑起來——主要是一些老舊的Android設備——開發者們不得不做了許多優化,並且最終在當年12月完成了遊戲的開發。

谷歌Chrome斷網小恐龍,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Chrome小恐龍強行摸魚

如果Chrome的用戶想要在網絡暢通的時候見到小恐龍,也沒必要去打開飛行模式或者乾脆拔網線,只要在Chrome的地址欄中敲上“chrome://dino”就行了,什麼時候都行。

這個地址能讓Chrome進入“街機模式”,能讓這個小恐龍游戲鋪滿整個窗口。

開發者們還誇下海口,說這個遊戲能玩到海枯石爛——或者更確切些:足足1700萬年。大概和霸王龍在地球上存活的時間差不多。

Chrome的用戶體驗工程師Edward Jung說:“我們把遊戲的長度設成了大約1700萬年,就是霸王龍在地球上存活的時長,不過恐怕你的空格鍵存活不了那麼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