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歲參軍,33歲開始學飛行,後成空軍少將,如今102歲依然健在

他叫楊思祿,出生於1917年10月4日,算起來今年已經有102歲了,如今依然健在。他自小家庭的條件非常窮苦,家中還有兄弟三人,而他排行老三,但是他14歲時候就加入“少共”青年團。

然後就隨著少共青年團南征北戰,於1933年參加了少共國際師,9月5日在博生縣進行了閱兵授旗儀式。正式宣佈紅一方面軍“少共國際師”成立。當時的首任師長是陳光、政委是肖華,主任馮文彬。

算起來這可是當時紅軍中,較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都只有18歲,團員佔百分之七十,6700多人,分為三個團,楊思祿當時就編在第45團,一營三連。

他14歲參軍,33歲開始學飛行,後成空軍少將,如今102歲依然健在

1934年10月17日下午,楊思祿告別自己的家鄉渡過於都河,開始踏上了漫長的長征之路。楊思祿回憶說:那個時候,我還真是個小鬼呢,年齡不滿16歲,當時我就在少共國際師第45團,一營三連當戰士,什麼也不懂,上面指哪兒,我就往哪兒打,說走就走,說跑就跑。

建國後,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有了新的兵種“空軍”,空軍領導機構在北京宣佈成立,當時劉亞樓任司令員,肖華任政委,而二野司令部等待分配工作的楊思祿,奉命進京參與空軍組建工作。

當時的楊思祿,只有33歲,他受到鼓舞,也向校黨提出學習飛行的請求。沒想到楊思祿這一請求,招到了很多人的非議和阻力。有人直言不諱地說:“楊思祿,你連小學的門都沒進過,怎麼能學會飛行呢?”

他14歲參軍,33歲開始學飛行,後成空軍少將,如今102歲依然健在

有人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你這麼打歲數,老胳膊老腿的,在空中能應付緊急情況嗎?要是飛不出來,氣不丟人?”

蘇聯顧問也再三勸阻,稱:“世界上還沒有33歲才開始學飛行的人,就算我們敢帶你飛,你要真有一天摔死了,豈不可惜?”

但楊思祿就認準了學飛行,他的理想就是想上天,還把正式報告送交給空軍黨委。劉亞樓知道楊思祿是放牛娃出身的老紅軍,長征中在劉亞樓任職紅二師當戰士,到陝北後曾給劉亞樓當過警衛班班長。

他14歲參軍,33歲開始學飛行,後成空軍少將,如今102歲依然健在

劉亞樓是瞭解楊思祿,當初這位老紅軍來空軍時,留兩個職務供他選擇:一是預科總隊隊長,二是航校參謀長。楊思祿一聽完,沒多加考慮,就選擇了高職低配的航校參謀長,他想以便更快摸索空軍各方面知識。

劉亞樓對楊思祿的選擇是很看好:“要知道有的同志是不願意去當參謀長,因為覺得委屈,而你楊思祿卻願意去當,這說明你還是有眼光的,我就是參謀長出身,我認為只有當好參謀長,才能在將來黨一名好主官。”

劉亞樓對楊思祿的主動提出飛行,也是覺得有遠見之舉,因此很支持他。劉亞樓說:“我們黨人就是要幹別人從沒有幹過的,楊思祿同志歲數大一點是事實,但他身體好,有決心,為什麼不能學一學?將來能飛出來更好,就是飛不出來,也可以多掌握一些空中的飛行知識,對部隊的管理有好處嘛!這樣的幹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們需要更多一些懂得飛行又會飛的老同志,這個學費我出!”

就這樣,控軍黨委批准了楊思祿學飛行的請求。楊思祿飛行畢業後,立即調任空軍第九十師任師長,後來又任第十一航校校長、空軍第三軍軍長、軍空軍司令員,為空軍建設做出來突出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