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帶走了我們一代人的回憶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海寧的名門世家。海寧自古有文脈,金庸的海寧查家,則是這條文脈中顯赫的一環,康熙曾為查家祠堂題:“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金庸去世,帶走了我們一代人的回憶

查家家風儒厚,雖以文起家,卻有一股俠氣潛藏浮動。

金庸至今記得,他爺爺查文清的俠義之舉。查文清任江蘇知縣次年發生“丹陽教案”,百姓發現西洋教會埋了數十具兒童屍首,其狀殘忍。他們怒燒天主教堂,引起一系列反洋教運動。當局迫於列強壓力只能抓捕,查文清雖為知縣,立場卻非常鮮明:放走肇事百姓,扛下“縱逸”罪名。

查家重氣節,有俠氣。多年以後,金庸在郭靖喬峰等人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也昭示著少年金庸俠義人生的開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金庸去世,帶走了我們一代人的回憶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瞭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80年代初,廣州一家雜誌開始連載《射鵰英雄傳》,金庸的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內地。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長的一個標誌。

下面我們瞭解一下金庸金句。

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神鵰俠侶》

驚世駭俗的愛情總是要付出許多代價。

——《神鵰俠侶》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神鵰俠侶》

相遇不能相知是痛,相知而不能相愛也是痛;我知道,可能有一天你會忘了我,你會海闊天空、雲淡風輕;但是我做不到,我只會萬箭穿心。

——《笑傲江湖》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

——《笑傲江湖》

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儘量放輕鬆。

——《鹿鼎記》

金庸去世,帶走了我們一代人的回憶

金庸去世,帶走了我們一代人的記憶據悉,金庸曾在採訪中表示,“希望我死後作品依舊流傳下去,讓更多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