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前言:这篇博文是一位常年在青藏线上跑车的汽车兵写下的真实青藏线,在这条4000公里上,他们留下了情、留下了爱、留下了血、留下了命。我不想说的太多,还是请你们来评价他们吧!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每每回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张张高原紫外线晒成的紫红色的脸庞、干裂的嘴唇,缺氧而导致的少年秃头、还有那一个个凹 陷的指甲, 就会想起冰天雪地的唐古拉山,想起那令人窒息的蓝天白云,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山脉磅礴雄踞,巨峰直指仓穹,这就是群山之父,万山之首青藏高原,被称为“天路”的四千里青藏线跨戈壁高原,翻昆仑天堑,越江河源头,穿千年石峡,它起自古城西宁,止于圣城拉萨。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著名山脉中的9座崇山峻岭、雪峡冰川以及400公里永冻地带和绵延不绝的戈壁与沼泽,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年平均气温零下6摄氏度,在不断延伸的“天路”上方,升起了一片洁白的云。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升起在公路上方的其实是雪山。白雪覆盖在山顶上,山腰以下是青色的,青山与天际融为一色,雪白的山顶仿佛悬在空中一般,宛如浮云,只不过比云显得更宁静一些。景色固然美丽,但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存环境却十分艰苦,被称为“生命禁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缺氧、风沙、严寒是这里的家常便饭;唇乌脸紫、指甲凹陷、头发脱落是长期工作生活在高原的人们共同的画像;浮肿、血色素增高、高血压、心脏异常等高山性疾病几乎困扰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青藏线今天的物质条件虽然有了较大改观,青臧铁路也已开通,但是自然环境的恶劣基本没有改变,缺氧,风沙,干燥,严寒,依然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这里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但在与天斗,与地斗的特殊战斗中,始终保持了战斗队的本色,做到了无尖而不摧,无往而不胜,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没有退却,从不叫苦,艰苦创业,在异常繁重的任务面前,不被重任所压倒,迎难而上,奋勇前进,在改革方案的新形势下,不为个人得失所困惑,不为酒绿灯红所引诱,不为内地优越条件所吸引这里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在青藏线上是不缺精神的。然而,只看到精神,只知道讴歌精神,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理解了精神。在这里驱动人生存的动力不仅仅是信念和意志,而是支撑起生命和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的创造,是不同历史时期数十万士兵在亘古洪荒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镌刻出的一道道文明的印迹,进而也能理解高原上背负着太多恶名的大漠雪山对我们人类自身潜能开发所起到的作用。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50年前,在这亘古蛮荒,人迹罕至,草木不生的茫茫戈壁,青藏线官兵住帐篷、吃干菜、喝雪水、战严寒、斗风沙、抗缺氧,刨开千年冻土,安营扎寨,艰苦创业。他们历经艰辛,建起了被西藏军民誉为“生命线”的青藏公路运输线,誉为“能源线”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誉为“信息线”的国防通信线,打通了连接祖国内地与西南边防的立体通道,他们担负着80%的进藏物资运输任务,收发和输送西藏军民几乎100%的所需油料。高原缺氧志更坚,雪域严寒心更热,戈壁干燥人更和,大漠飞沙眼更亮!

青藏线上真实的汽车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