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傳奇》楊瀾關凌挑戰高難度雲錦織技

隨著科技發展,現代社會機器替代人工,最大限度解放人類雙手似乎已成為大勢所趨。 不過,跟隨《匠心傳奇》第九期節目的鏡頭,策展人楊瀾邀請著名演員關凌,窺見隱藏在"結繩記事"背後的謎題。兩人一起下金陵(今南京)為大家探尋當代"非人工不可替代"的意匠之謎:雲錦。

這一次,策展人楊瀾邀請"大家看著長大"的著名演員關凌作為匠心大使,憑藉一團結繩破解本期謎題:南京雲錦。兩人一同進入藏金納錦的博物館,和本期意匠大師—中國唯一國家級雲錦工藝美術大師金文先生一起,從"天衣無縫"的龍袍,到織金大團龍、秦淮繁華圖、萬里長城等著名雲錦作品,用肉眼體會了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作為"中國古代絲織工藝最後一座里程碑"的雲錦工藝,不僅在特定角度下幻化不同色彩變化,其融合金線和孔雀羽線、隨著季節和空氣溼度變化而對其緯密產生很大影響的特性,以及堪比計算機程序的二進制編織方式,都使得雲錦倍加珍貴。

《匠心傳奇》楊瀾關凌挑戰高難度雲錦織技

面對如此珍貴華美的雲錦織物,關凌躍躍欲試、想要親手嘗試雲錦織技,為此換了一身輕便服裝爬上大花樓木質提花織機二層,變身"挑花工",和一層的"織工"策展人楊瀾一起挑戰難度係數極高的製造工藝。關凌的"挑花"看似簡單,實則要在不到兩秒鐘的時間內完成9個動作,而楊瀾做織工也不簡單,熟練配合挑花工並非易事,眼腦手腳協調並用讓關凌調侃楊瀾"讓挑花工等的時間太久了",在經歷了生疏、用力過猛導致的機器故障後,漸入佳境的兩人也體會到了雲錦織技無法脫離人工的原因。

瞭解過雲錦和它的織造技藝,關凌為打造"與眾不同"的聯名款絞盡腦汁,在隨著金文老師在戲臺學唱《紅樓夢》尋找靈感後,她和楊瀾親手設計添繪意匠圖,最終完成了頗具風韻和意匠姿態的聯名款國匠大禮《桃花扇》,讓融匯人工技藝的"意在形先,匠心獨運"精神透過雲錦散發跨越千年的輝煌。

10月11晚21:10,這場由江寧織造開啟的雲錦夢即將在江蘇衛視《匠心傳奇》上演,同時,聯名款國匠大禮《桃花扇》也正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匠心傳奇 國匠大禮》中展出,觀眾可親臨線下一睹其綽約風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