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小編先是看了《白鹿原》的電影,然後又看了這本小說。但是,感覺還是欠缺了些什麼,最後把《白鹿原》的電視劇看了,方才圓滿。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白鹿原劇照

小說立足於從清末後期的白鹿原為背景,從清朝後期寫到了解放後。時間之長,空間之遠,這部小說的跨度、人物複雜情節不可謂不豐富。這個是小編對於這部小說的整體印象,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對於背後事件的思考。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白嘉軒

從整個事件上來看,白嘉軒對於整個白鹿原的貢獻與參與度不可謂不大。刨開誰家丟東西、誰家又賭博了不提。有幾件事情,還是可以體現出這個人整體的性格,同時也可以講整個故事串聯起來。

一、送自己的兒子上刑場

對於自己的大兒子,他給予了厚望:希望他能夠當上未來的族長。但是,直到最後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兒子是一個如此虛偽的傢伙。為了自己的官位,不惜讓黑娃丟掉性命。最後,白嘉軒將兒子關在了房間,交給了鹿兆鵬。從這個方面體現出了大義滅親的形象。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白孝文

二、當知道與鹿子霖親家之後,不計前嫌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鹿子霖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鹿子霖的話,你會發現這不是一個守舊的人,這還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人。且不說想去城裡見見世面,從不迷信跳大神能治病,用石灰消毒就能反映出來這人的外向型。但是,為了搞垮白家,慫恿田小娥去勾引白孝文、慫恿族人去賭博、帶領大家提議換族長、貪汙族人的糧食等等。但是,白嘉軒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照顧兩代人的感情。白嘉軒最經常說的一句話:白不離鹿,鹿不離白。最讓人感動的是:在鹿子霖出獄的時候,白嘉軒好酒好菜的招待。讓他感覺到原來還有這麼好吃的菜!

三、不讓田小娥進祠堂,死後建塔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田小娥

對於田小娥的遭遇,我們大可以歸結為:封建殘留。在田小娥跟著黑娃回到了來到了原上,由於田小娥的名聲已經被敗壞,所以導致了原上所有人的反感與輕視。為了照顧族人的感受,堅決不讓其進祠堂。比如,在黑娃燒了軍閥的糧食庫之後,想讓小娥進祠堂,答曰不可。小娥為了報復,不惜出賣自己身體,與鹿子霖同睡。這一點,讓人想到,小娥為了得到人們的肯定,也是拼了。最後,在沒有黑娃的消息之後,愛上了孝文。後面,孝文跟著小娥抽大煙,上街要飯,後面跟田福賢進入保安團。結果,孝文前腳剛走,當晚小娥就被鹿三殺死。後面鬧了瘟疫,被指是小娥引起,又被壓入塔下,對了塔下是兩個人!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飾演小娥的李沁

由此可見,封建迷信確實害死人啊!

四、大主意拿不定的時候,問朱先生

朱先生,一直都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朱先生在原上做了幾件大事,名聲大噪:先是說服了清軍撤軍、跟孝文說仙草睡過的地方有水、看到了大煙種植的壞處、參與解決全縣賑災的問題、解救族長、編寫縣誌、鼓勵年輕人參軍。為了原上,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白嘉軒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回去問朱先生。裡面有一幕比較有趣味性,朱先生直接算到了鎮嵩軍會在第二年春天歇菜。其實,對於朱先生而言,格物致知,活的明白才是重要吧!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朱先生

五、對於黑娃,一直待他如子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黑娃

對於不喜歡上學的黑娃,他不喜歡鹿兆謙的名字。他更喜歡別人加他黑娃。後面,他當上營長之後,格物致知,成為朱先生的關門弟子。並將“學為好人”當作自己的處世格言。對於嘉軒叔,總是又怕又恨有敬佩。怕他發脾氣說自己,恨他不讓小娥進祠堂,敬佩嘉軒叔的膽識。他的心情是複雜的,心情是鬱悶的。最後,悟透了處事哲學之後,還是讓自己透了一口氣。

六、對於鹿兆鵬,一直都是信任超過自己兒子

通過軍閥進村之後,聽了兒子孝文的話,將老百姓的糧食無條件的被軍閥搶去。他很後悔沒有聽鹿兆鵬的話,當然鹿兆鵬一直都是一個共產主義堅持者,不管是白靈被自己人活埋,還是老爸被嶽維山威脅,都不能打退他的意志。他的目的就是推翻老闆姓頭上的三座大山。最後,他成功了。

《白鹿原》,一部讓人感動、思考的好作品!


鹿兆鵬

看罷電視劇之後,小編心想:想必,作者寫完這本書之後的心情也是五味陳雜吧。最後,作者最終也是釋然了,因為白鹿會來,也會走。因為,在原上的人,都不是歸人,而是過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