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在中國,“玉林狗肉節”廣為人知,大量的愛狗人士和動物保護者對狗肉節的斥責和反對,將禁止吃狗肉、保護狗狗的話題送上了風口浪尖。

而另一種萌寵——貓,則沒有這種關注度了。大概在國人的心目中,已經默認了沒有人會去吃貓肉。(據說有些廣東人是吃貓肉的,未經考證,此處不做表述。)

然而在越南,情況就大相徑庭了。

越南人吃貓的習俗流傳已久。一個小國,常年戰亂,民眾難以解決溫飽問題,於是,貓肉、蝙蝠、昆蟲等都成了越南人肉類食材的來源。

每個月農曆初一,越南人都有吃貓肉的習慣。他們相信,貓是動作敏捷靈活的動物,吃貓肉可以強健身體,趨吉避凶。並且還親暱的給貓取名叫做“小老虎”。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在越南,貓肉的做法有不下一百種:清蒸、紅燒、油炸、火烤.......普遍的做法是,餐館會買來大量的貓關在籠子裡,然後用水溺的方法殺死它們。因為這樣,貓咪在死前會經歷長時間痛苦的掙扎,可以讓肌肉收縮,肉質更加緊緻嫩滑。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這一過程通常都是當著籠子裡的貓的面前進行的。他們相信,這樣對於活著的貓有恐嚇作用,同樣也可以讓肉質更加美味。

被溺斃之後的貓會被剝皮剁碎,加上蒜頭油炸。有的還會被使用某種化學原料浸泡,讓貓肉看上去潔白光滑,易於保存。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在越南,每年有將近一噸的貓肉被這樣送上人們的餐桌。

事實上,政府早在1997年鼠疫肆虐時,就頒佈了禁止餐館供應貓肉的法律條文。但是民眾吃貓熱情不減,不光是普通民眾,一些律師、警察都是吃貓肉的忠實愛好者,甚至好奇的外國遊客到了越南也會嘗試貓肉的味道。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一道以貓為食材的菜餚售價高達人民幣500元左右,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經濟利益促進了貓肉市場的繁榮。

一名慈善協會的記者在走訪越南河內的一家餐館時,老闆正在忙著宰殺貓,“今天已經殺了31只了,剛剛才夠客人消費。”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貓肉緊缺,越南每年還需要大量從緬甸、老撾等國家進口活貓。

大街上的流浪貓幾乎絕跡,那些貪玩一不小心跑出家門的寵物貓,很有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走訪的記者拍到的關在籠子裡的貓,有些是帶著項圈、穿著花衣服的寵物貓,也許,他的主人此刻正在外面焦急的尋找它。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這位記者採訪了一位擔驚受怕的貓主人:

“我們花費了很多精力養貓,失去它我們一家人都會很難過。我們都厭惡了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

而很多廚師顯然已經對這樣的情況麻木。

他們會選擇養一隻寵物貓,等到它長大變老,就賣到餐館殺掉,再重新養一隻小的,如此循環往復。

也許在這裡,貓不是寵物,而是謀求錢財的工具。

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吃貓?

有人說貓肉酸澀,難以下嚥;也有人說貓肉美味無比。口味之差,因人而異。不吃貓肉,更多的可能不是口味的問題,也許更多是心理層面的原因。

是因為貓很可愛嗎?因為可愛,所以吃的於心不忍?但是雞鴨、羊羔、萬物生靈都有它們的可愛之處,我們吃起來也並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動物保護主義者也並不都是素食主義者。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是因為貓智商高嗎?好像也不是。據說豬的智商比貓狗要高的多,但是豬肉依然是我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美國作家厄普代克寫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住在遙遠的鄉村,養了100多隻貓作伴。母親死後,兒子為母親料理後事時,一邊追憶自己的母親,一邊開槍殺死了這些日日陪伴他母親的生命。

從這個故事,略可以窺之一二: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吃貓?也許是因為,貓不僅僅只是一個可愛的動物,它是陪伴、它是成長,它是參與你生命的點點滴滴。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小王子》裡,狐狸告訴小王子,馴養——就是建立關係。需要小王子離他遠一點,然後一點點慢慢的靠近它。它需要小王子給它一個幸福的期待,比如每天4點出現,那麼3點的時候,狐狸就可以在幸福的等待中迎接小王子的到來。

好比你有了一隻貓。開始它戰戰兢兢,偷偷躲到沙發底下;後來它一點一點的靠近你;再後來,它每天在窗口,在陽臺上,等著你下班回來。

你們之間建立了關係,不是馴養與被馴養,你們是相互馴養了彼此。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出於同理心,也無法接受吃掉自己的同伴這種行為吧。

可以不愛,但是請別傷害。

貓貓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貓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