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籌觀影」發行模式:能拯救「流星雨」藝術電影嗎?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麼一部電影,《路過未來》。作為2017年唯一一部入選戛納國際電影節的華語片,正式上映時間5月17日,電影總共放映了18天,累計票房252.8萬元,排片除了在首日達到過1%外,剩餘時間均徘徊在0.4%到0.5%之間。

“眾籌觀影”發行模式:能拯救“流星雨”藝術電影嗎?

再舉個國外的例子。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電影的質量自不必多說,然而去年8月25日引進,全國不足100家影院放映,總共放映17天,累計票房818萬元。

“眾籌觀影”發行模式:能拯救“流星雨”藝術電影嗎?

很多的優質藝術電影都跟天上的流星雨似的,可能你很早之前就得到預報了,內心無比期待,但是真到你想要看的時候,“什麼?這附近看不到?得跑山上看?”“啊?已經下過了?”

就算有優質的藝術電影,但你卻看不到,這確實是一件讓人非常蛋疼的事情。而造成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和電影的發行渠道有關。

其實,藝術電影排片難的問題也不是喊了一年兩年了,因為市場的原因,這一局面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而在之前,就有人提出“通過傳統發行渠道很難獲得放映機會的影片,可以靠眾籌點映的方式來實現”。

長線放映模式

流媒體、視頻網站會對傳統的院線放映方式造成衝擊,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種觀點的支持者認為,現代人越來越“任性”,固定時間固定地點的電影放映方式無法滿足觀眾隨時想看隨時看的需求。反對者則認為,影院的觀影體驗是互聯網替代不了的。人們總是不會放棄一些經典的東西。

眾籌點映的理想運營模式,則是希望能夠儘量融合一下這兩種放映方式的優勢。即在保證影院放映不變的前提下,把觀影的時間、地點和播放哪部影片的權利交給觀眾。當然擺在眾籌點映這個新生行業面前的還有很多難題,比如技術實現方式和市場需求。

“眾籌觀影”發行模式:能拯救“流星雨”藝術電影嗎?

眾籌點映模式的本質,其實主要就是在建立一個更合適長線放映機制。除了那些經典老片外,在上映時被商業大片擠佔排片的藝術電影、紀錄電影都比較適合這種長線放映機制。不過傳統的,影院主導的放映模式並不適用。這裡就需要引入觀眾先付費,先提要求,影院再來滿足需求的放映模式。同時需要一個第三方平臺來對接影院、觀眾和版權方。

目前國內只有一家做的正是這種,觀眾為影院安排排片的所謂眾籌點映模式。觀眾想看哪部電影,首先在點映APP的片庫裡找到這部影片,發起眾籌點映,並選擇好地點和時間。據官方活動規則介紹,眾籌人數一般達到影廳的80%—90%即成功。若眾籌不成功票款全部原路退回,眾籌的電影票價和普通電影票價一致。

“眾籌觀影”發行模式:能拯救“流星雨”藝術電影嗎?

理想化的前提下,以電影觀眾為主導的排片放映模式,確實解決了影院主導排片的很多弊端,提高了影院的利用率,對各方都是個利好。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長線放映模式還有很多難以解決的困難。

眾籌點映之外,做社區和宣發才是短期目標

點映創始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平臺已經解決了長期秘鑰的製作、硬盤寄送等問題,從而提供滿足電影長線放映的技術需求。進入點映片庫的影片可以不必和商業大片同檔期競爭。然而打開點映的片庫,真正可以發起眾籌點映的影片只有十幾部。

一方面,長線放映模式需要有長期秘鑰。這就涉及到片方和點映平臺之間的信任問題。另外,眾籌點映模式目前運作的比較成功的電影只有一部《我的詩篇》。成績是在一年時間完成了1000場放映,收穫了250萬票房。這樣的利潤很難吸引大多數的影片版權方。

目前平臺片庫的影片大多是一些比較小眾的藝術電影、紀錄電影。平臺目標用戶主要是一小部分核心影迷群體,短期內也很難讓主流電影觀眾接受眾籌點映的模式。根據該平臺顯示,除了《我的詩篇》外,目前只有4部影片成功點映數量超過100場。

如果僅靠點映分成的微薄收入,恐怕很難養活這家公司。觀眾主導的影院排片革新還是個遙遠的夢想。那麼對於眾籌點映這樣的形式來說,目前正在大力發展的社區和電影宣發才是更靠譜的變現方式。

據媒體報道,該點映公司在國內100個城市建立了影迷群。另外,打開APP首頁,就可以看到一些系統推薦的“熱門賞導師”。導師們會在平臺發表一些影評,閱讀量大多在1萬上下。依靠這些影迷社區和自媒體平臺,平臺可以做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藝術電影、紀錄電影的宣發。但這類電影的受眾仍然比較窄,同時還要面對來自藝術院線的競爭。雖然眾籌點映模式看上去很美好,但要把它發揚光大,前路並不輕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