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爲了攢錢,去過打折的人生!賺錢,才能治癒一切矯情

有人說,從某種程度而言,錢這種東西是最不值錢的,沒了錢可以賺,但生活翻過去一頁就是一頁了,千金難買。

我們努力掙錢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因為攢錢而委屈了自己的生活,這樣就失去了掙錢的意義。

別為了攢錢,去過打折的人生!賺錢,才能治癒一切矯情


1

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沉思錄》裡有一句話:“道德的完美無缺,在於把每一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來度過。”後半句我一直奉為生活中的圭臬。

錢可以買到最精美的鐘表,但是卻買不到逝去的時間。

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

在我最喜歡的電影《死亡詩社》中,被稱為“船長”的基廷老師在第一堂課上,帶領他的學生去參觀往屆優秀畢業生的照片。

面對這些年代久遠的黑白照片,基廷老師未如一般的老師呼籲向他們學習,而是告訴學生們:

不管別人怎麼說,也要在眾人的步伐中找到自己獨有的步調,不要使自己的聲音淹沒在眾人的聲音中。及時行樂,孩子們,讓你們的生命超凡脫俗。

別為了攢錢,去過打折的人生!賺錢,才能治癒一切矯情


及時行樂不是消極地揮霍,用物質填充空虛的生命,而是在自己經濟條件的允許下,不負自己每天的生活。

及時行樂也不是去燈紅酒綠,夜夜笙歌。而是在你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保證你生活質量。

“因為我既不生活在過去,也不生活在未來,我只有現在,它才是我最感興趣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這句話道出了生活的真諦。

也許有人說,我努力賺錢是為了以後的生活,但倘若你現在不能對你的生活負責,又何能保證以後生活的美好。

人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應珍惜眼前的生活,不戀過往,不期未來,把每一天都活出自己想要的姿態。

別為了攢錢,去過打折的人生!賺錢,才能治癒一切矯情


2

合理安排,懂得理財

節儉是美德,這是毋庸置疑的事。

但不管花錢還是攢錢都得適度,用錢過度則奢,但只是懂得一味地攢錢,人生則失去了樂趣,也影響了生活品質。

巴菲特說:“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錢,不是取決於他能夠賺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他如何投資理財。”

我一個同事,每當工資發下來的時候就會馬上做出妥善的安排。

他衡量了一下每月的收入和支出,然後給自己安排了這樣的理財方式:

40%用於日常開銷,包括自己的一日三餐、房租和所謂的人情世事; 15%預防突發性情況,不輕易隨便挪用; 15%高風險投資如現貨黃金和股票,無論盈虧都影響不到自己的生活和規劃; 30%的收入投資低風險但長期收益的產品,收入不高,但穩定。

別為了攢錢,去過打折的人生!賺錢,才能治癒一切矯情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日常開銷這一項中,倘若這一項除了日常花費之外,每月還有剩餘的時候,他就會稍微“奢侈”一下,買下自己在購物車收藏許久的鞋子,或是犒勞一下自己吃一頓好的。

按照他的意思說錢是該省,以備不時之需。

但如果為了省錢而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這就是本末倒置了,因為我們努力的一切意義就在於追求幸福的生活。

鋪張浪費、奢侈無度自然是不可取的,但一味地攢錢亦是不正確的生活方式。

《超級演說家》中有一段這樣振聾發聵的話:

“人的一生如果能活八十歲,只有不到三萬天。每一個當下,每一刻現在,都將一去不返,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合理的理財方式就是既保證了自己“現在”的生活質量,也讓我們有了抵禦“明天”未來突如其來的風險的能力。

3

理財,開啟你的財務自由之路!

之前諮詢了一位高級理財規劃師,他說,如果一個人從很早就開始做好合理的投資理財規劃並實施,那麼哪怕他的收入一般,在他40歲時,基本上也能夠實現只依靠被動收入,就能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

我聽到時特別震撼。

從去年到現在,我一直忙活的一件事,就是對自己家進行資產配置,想通過理財的方式,讓生活自主循環起來,不因為未來的變動而影響到個人生活。

周圍的朋友知道我在研究理財,都覺得太危險了,還是把錢放自己兜裡最安全。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但在諮詢過專業的理財規劃師之後,特別是在我的好友鼓勵下,仔細算算,如果做好影視投資,收益完全可以超越工資!而這筆錢還是白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