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文理學院王同學是何方神聖?


紹興文理學院王同學是何方神聖?


這兩天,有一起國企校招事件,讓年輕人很不淡定。

“10個清北碩博+1個普校本科生”,被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以校園公招名義,一次性收納。

任何人看到這個“混搭”組合,都會犯嘀咕,明顯是“雞立鶴群”,有悖常識與常理。

不尊重常識的行為,註定會遭到民意侮辱。而且,違背常識被民意侮辱,多半都不冤!

隨便去打聽一下,就會知道中投有多牛,這個註冊資本金是2000億美元的國企,能讓清華北大的碩博生擠破頭,是怎樣的好單位,大膽去想。

此次招聘的主要特點,也是“名企+名校+高學歷”的組合。哪曾想,在一群清北學生碩博士生中,偏偏冒出紹興文理學院的1個本科生王同學。

這個王同學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跨過高山大海,越過人山人海,直抵中投大本營?

“背後肯定有人”,網友只能這樣猜測嘍。

我想強調一下,絕不歧視紹興文理學院,更不歧視普通院校本科生,這是以下分析的前提。

簡單認為質疑的網友就是網絡暴民,才是真沒腦子呢。這屆網民早就沒有那麼不理性了,就像中國人民早就不仇富了,只是在仇視取財不義、為富不仁一樣。

現在,人們以“內幕論”“貓膩說”質疑這次國企校招,不是認為紹興文理學院不行,更不是認為王同學不牛,而是認為招聘本身有違程序正義,可能是“蘿蔔招聘”,

還想客觀說一句,紹興文理學院也不是真一流大學,確是普通。我查了一下,2018排名全國第389名,浙江第19名。

那麼,這起國企校招事件能經受得住質疑嗎?

根據9月19日中投和校方的最新回應,我認為,此事被他們越描越黑。

1

扛著“公正透明”大旗繞過“程序正義”細節

9月18日,中投公司人力資源部回應,中投公司招聘程序秉承嚴謹、公正、透明的原則。公司招聘有嚴格的流程要求和保密措施,強調“今年,我們的行政文秘崗只招聘一人,從紹興文理學院畢業的王同學最終成功競聘,她當初也是自己報考的這一崗位。”

字正腔圓,大詞遍地,空話套話,欺騙輿論。

擺事實——中投公司官網公示信息一開始並沒有說明崗位,在遭受網友質疑後,才臨時緊急特意標註“行政文秘崗”。儘管中投解釋說,這種緊急修改是用來解釋清楚招聘的差異。但是,遲來的公開,有時不僅是不公開,而且還是屬於敷衍欺騙。

不妨來回答這些細節。既然說是公開招聘,不限學歷,那麼,這個面向全國的崗位,到底有多少人報考,錄取比例是多少?

不要胡扯了,如果真是公開信息細節招聘,恐怕全中國會湧出數以萬計的畢業生報名。既然王同學是報考的,那麼,王同學到底幹掉了多少競爭對手,為何只字未提呢?

還有,大家都清楚,像中投公司這種國企,校招是要到“985”“211”去擺攤的,清華北大之類的才是他們的菜,難道他們是去紹興喝黃酒吃茴香豆以及拜祭那個周懟人的?

有沒有懸浮照,亮出來自證清白?

當然,中投公司有人才庫,儲備全球範圍內中高級人才的數據信息,還通過獵頭等渠道積極搜尋所需人才,問題是,遠在紹興的王同學是通過這個渠道進入中投法眼的?

紹興的魯迅同學寫過一篇“踢鬼的故事”,網友口水能把鬼噴出原形。


紹興文理學院王同學是何方神聖?



2

刻意貶損“行政文秘”,人才判斷矛盾重重

中投公司反覆強調,這次王同學被錄用的行政文秘崗。

真是不惜餘力,要讓“行政文秘”成為背鍋俠!

“主要負責安排會議室、預訂出差機票、複印文件然後運轉文件,這就是他(她)的全部工作內容,而且他(她)沒有其他的職業發展路徑,只能在行政序列上走。”“所以從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角度考慮,我們不希望太優秀的學生來報咱們的行政崗位”

不腦殘的人都能聽得懂,幹行政文秘這個活,不需要專業,也就是乾點雜事的,不需要招優秀人才。我要是做行政文秘的,都想拿板磚砸人。全中國幹行政文秘的有千千萬萬,這特麼完全就是一次集體性侮辱呀。

行政文秘怎麼了,高等教育有這個專業,這個學科有其專業性、複雜性和系統性,對這類人才缺乏起碼尊重,才是無知。中投是大國企,是很牛逼,一般人才也入不了法眼,但是,企業應該有基本的道德倫理吧。

按中投這個說法,也完全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腳。這個崗位不算什麼,千千萬萬人都可以隨便勝任,那麼,好事怎麼就剛巧落在遠在紹興的王同學身上呢?不要說行政文秘崗了,作為國企,中投就是校招個看大門的,在無數人願意死在編制裡的今天,報名競爭的絕對超過排隊去迪士尼參觀的。

更何況,這麼說,也是在打人家紹興文理學院的臉。

要知道,紹興文理學院站出一堆人,有的說王同學品學兼優,有的說王同學是學生幹部,還有的強調王同學通過英語專業八級,特別是列出學校出過一堆文化名人(我不列舉了,名字我有點陌生,有時間去問度娘),來強調學校是不一流,但善於培養一牛人才。

按照雙方邏輯,回到之前強調的前提,不是網友在歧視紹興文理學院,而是中投以最低人才標準,招了紹興文理學院最優秀人才!

我要是紹興文理學院的校長,就先上閉上嘴,然後對中投瞪白眼!

3

貓膩其實就在實習經歷和麵試真相


紹興文理學院王同學是何方神聖?


真相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有兩個細節最值得拿出來好好分析,一是王同學之前在中投實習;二是王同學在面試上正反表現。

報道說,記者輾轉通過業內人士打聽到,王同學此前在該公司有過實習,表現一直不錯,獲得對方公司認可。不久前,公司行政秘書剛好臨時辭職,崗位空缺,這才有了此前的“行政文秘崗”招聘。

這才是關鍵所在呀!

“輾轉打聽”這4個字,妙哉!中投公司為何實習環節一再回避?

“剛好空缺”,從程序上看就是“暗中單獨”的設置,這樣的招聘,不是“蘿蔔招聘”是什麼?

更弔詭的是,中投公司工作人員說,“王同學在面試時候表現很不錯,因此被公司予以錄用。”

紹興文理學院在宣傳王同學時,強調王同學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上了國家線,只因報考學校中面試有問題而沒有被錄入。

成也面試,敗也面試。面試對王同學來說,有時是柺杖,有時是大坑。

在國企校招上面試很牛,在考研面試中表現不行,這個反差,原因到底是什麼?

實習與面試,其實才是一對聯體嬰兒。在中投實習的經歷,憑一張熟臉闖關,這事真相大抵就是如此。

這件事的議程,就到此了。至於實習與面試背後有怎樣的真相與背景,再寫下去就是揣度了。

只是,實習經歷和麵試真相,已經證明“10個北清人碩博+1個普校本科生”的“混搭”,遠非“嚴謹、公正、透明”,有違程序正義,涉嫌“蘿蔔招聘”。

再次申明:本文絕不是懷疑紹興文理學院王同學是時代英才!更不希望因為質疑這起國企校招影響王同學就業選擇!只是:

中投公司已經越描越黑!

紹興文理學院百口莫辨!

“真誠拜託轉發,不敢奢求打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