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3」襄阳:94份检察建议助推高质量发展

「753」襄阳:94份检察建议助推高质量发展

“请问市检察院,全市检察机关在进一步发挥检察建议作用,帮助企业有效防控风险方面,今年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刘全新在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问到。

2018年10月31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专题询问会,市检察院作为相关单位就上述问题接受专题询问。

「753」襄阳:94份检察建议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为检察机关,如何在办案中践行建设性司法理念,贯彻‘护幼、容错、不赦罪’的办案原则,为我市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您刚才提问中谈到的向涉案企业提检察建议,就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的一种有效做法。”襄阳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传军在应询时说。

据悉,近年来,襄阳检察机关坚持依法办案、服务大局,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探索出一条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办案来达到爱商、护商、助商的目的,既不影响办案,又能最大限度引导、帮助涉案企业守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有效途径,即:针对涉案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检察建议,将这一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共向涉案企业提出检察建议94件,受到涉案企业的普遍欢迎。

2018年8月31日,襄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晶会同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晓琼一行,来到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洪公司”),采用公开宣告的方式向该公司送达了检察建议。

荆洪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用化学品、中间体及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发展,并在核心产品上拥有领先地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5月24日,荆洪公司发生事故,两名高管被襄城公安分局提请批准逮捕。因涉及高新技术企业,襄城区院副检察长易宏斌带头办理此案,在依法办理审查逮捕案件的同时,该院制发了《检察建议书》,指出荆洪公司存在对安全管理认识偏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三个方面问题,并建议该公司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大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做到“安全认知、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三落实,杜绝安全管理漏洞,坚决确保安全生产。收到《检察建议书》后,荆洪公司高度重视,把九月第一周确立为“安全生产整改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方案,制定四项整改措施。一周后,荆洪公司向襄城区检察院送来了装订成册的整改情况回复报告。

经过整改,该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漏洞得到补充,过程管控更加严密,安全生产有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从前企业不了解检察机关,这次通过落实检察长亲自送达的检察建议,我们才知道检察院除了依法公正办案,还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帮助我们堵漏建制,尽快恢复生产,让我们体会到了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在报送整改情况回复报告时,荆洪公司董事长杨九林为检察机关竖起大拇指。

「753」襄阳:94份检察建议助推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检察建议作用,帮助涉案企业有效防控风险,全市检察机关在下一步工作中将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要进一步深入剖析案件。要求干警不要机械地就案办案,而是要通过办案,认真分析成案原因,主动积极的发现涉案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检察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对每一起拟发出检察建议的案件,都要坚持事先走访、座谈,然后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尽量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和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检察建议的客观性、必要性和专业性。

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以往发检察建议,多采用文来文往方式,往往是检察机关“一发了之”,被监督单位“一回了之”,使检察建议的监督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建议的监督效果,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初步建立了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制度,即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媒体代表等第三方参与的方式,使检察建议的送达宣告公开化,从而扩大检察建议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有六个基层院采取公开宣告的方式送达了19份检察建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后将对这一方式方法继续坚持和完善。

要进一步加强后续跟进监督。在发出检察建议后,要及时跟进,及时回访,针对建议内容共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努力将检察建议的相关内容落到实处,做到建议没有回音不止步,问题没有解决不放手。

来源丨襄阳市检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