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田文鏡是個長壽老人,活到了71歲。他的官齡自二十二歲的縣丞開始,長達49年。放在別人身上,61歲已經是高官厚祿,準備頤養天年了,但這時候的田文鏡,最大的官職卻還是個縣長。 61歲,是一個任何人都覺得沒必要再奮鬥的年紀了,也沒必要再堅持了。田文鏡卻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不妥協,就有機會成功。大器晚成又怎麼樣,總比不成來的強。

所以在去世前的十年裡,田文鏡被雍正皇帝重用,做了將近十年的封疆大吏。河南山東總督這個官職還是為他特設的,但他仍然初心不改,做縣令時是一方清廉父母官,封疆大吏時還是如此。

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我是田文鏡,是個執著不妥協的老頭兒。

很多人說我這輩子最多就是個縣令了,再瞎折騰也沒什麼用,但我的想法卻是,既然都已經這樣了,既然最差也就是個縣令,折騰一下又怎麼了。

不得不說雍正皇帝是我的伯樂,是他把我從犄角旮旯裡找出來,讓我開始證明自己。

這一年,雍正皇帝讓我去祭告華山,路過山西看到人民群眾活的慘不忍睹,心想等回去了要跟皇帝好好聊聊這個事。結果還沒等我回去,就聽說山西巡撫跟皇上說,“山西沒有受災,大家都活的好好的,生活特別開心呢。”


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我去!這人什麼毛病?瞎了啊?


不管他,他說沒受災是他的事,我看見了什麼跟皇帝直接說什麼,這是我的事。等到見了皇上,我直接說山西受災的事兒,皇帝非常開心,“有什麼說什麼,不錯不錯。”

於是,就把我派到山西救災,救完災順便就再山西多待了會兒。除了執著不妥協,我還是個勤快人,不能容忍這些個地方官一直堆積公務,於是,我就把以前沒人管的活兒全給弄完了。

沒想到認真幹活,還能受到皇帝的嘉獎,呦呵~不錯

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接著呢,就讓我換了地方當官,順便升了官,變成了河南巡撫。可是,據我所知,河南可是個窮地方,地方一窮就容易產生內部矛盾,什麼官官相護啦,結黨營私啦,坑蒙拐騙老百姓啦,反正破事很多。但我田文鏡已經發誓要做個好官,從前是縣令如此,今後是巡撫也是如此,讓那些烏七八糟的玩意兒都離我遠遠的。

河南地多人少,老百姓沒地沒收入,那就開闢荒田,增加收入;


河南稅賦虧空,那就嚴查虧空,為什麼虧空,怎麼虧空,怎麼補,一件件辦清楚;


官官相護結黨營私,不幹好事,那就跟皇上說都是誰,讓這些人都回家抱孩子去;


……

其他的都沒什麼,只是這個整頓官場……我也很清楚,沒有幾個當官的愛老百姓,但沒有幾個當官的不愛自己。

把幾個當官的弄回家之後,果然就有人看我不順眼了。

有個叫李紱的人,官比我大一點,回北京路過河南的時候,專程來罵我,“你把那麼多讀書人都弄回家抱孩子了,你這不是在踐踏讀書人的尊嚴嗎!”

這小子很橫,很不講理,官比我大又怎麼著,該懟還得直接懟,“小子,你最好是個清官,不然我也送你回家抱孩子。”

說完他就走了,到了北京肯定會在皇帝面前說壞話。我不想跟這種人計較,但是皇帝耳根子軟啊,想想還是寫個信給皇帝:

皇上,近來可好?有個叫李紱的人過兩天就去找你了,這人罵我來著,說我踐踏讀書人。因為之前我把幾個當官的讀書人給弄回家了,您還記得嗎?他肯定會跟您說這個事的,您別信,他們是一起當官的,互相都認識,李紱是為了給他們報仇來的。您可要信我啊~

估計等李紱見了皇上告完狀,可能迎面對上的就是皇上一臉的“哦,呵呵,所以呢?”。果然,皇上壓根就沒理他,我太強了。

就這還沒完,過了沒多久,又有一個叫謝濟世的人告我的狀,這次為了徹底滅了我,安上的罪名是既多又大,貪贓枉法都算小的。他單純告我說不定有用,可他在奏摺裡一直提之前被我弄回家抱孩子的那幾個人,與李紱的說法一模一樣。

皇上心裡就想,呦呵,這告人的語氣都一模一樣,怎麼個情況,結黨營私啊,我正整頓官場風氣呢,你們就撞上來了。行了,也別抱孩子了,直接殺了算了。

就這麼著,告我的人要麼死了,要麼發配的邊境充軍去了。

這個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道理,身正不怕影子斜,沒幹壞事心不虛。

這個事沒多久就消停了,我當然還是該折騰就折騰。

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以前當縣令的時候就發現,人頭稅和地糧對普通農民很不公平,兩層稅弄得大家喘不過氣,再碰上個大災大難,窮的要飯哪裡還有稅交。最可氣的是,偏偏有些有錢人家還不用交這個稅,那平民百姓就更難生活了。

於是,我就想了個辦法,叫 “攤丁入地”,什麼意思呢,就是把人頭稅並進地糧裡面去,只收一個地糧就可以了。怎麼操作呢,有錢地多的人家和平民一樣都得交這個地糧,一畝地交多少錢,誰的地多誰交的錢就多。然後,皇上也同意了這個辦法,馬上第二年就開始實施。

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沒多久,皇上為了表揚我,給我升官,讓我管理河南山東兩個省,特設了一個官職叫河南山東總督。

什麼地方最容易出現三不管現象呢,當然是邊界處。

山東、河南兩省的交界處很容易藏匿盜匪,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河南這邊的人抓賊,他要是跑到了山東就變成山東管,山東那邊就會說,從哪裡來的歸哪裡管,互相推脫死不認賬,鬧出人命就更過分,都裝作不知道。時間長了沒人管,賊都躲在邊界處,百姓就很危險。然後我就想,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允許他們越界抓人,要是出現包庇的現象,就都一塊兒給抓起來處理了。

交界處除了抓賊不方便,徵稅也不方便。此話怎講呢?邊界處不是繁華的大都市,很多地方都太荒涼,農民壓根沒有什麼收成,如果按照一般的徵稅標準來要求他們,還不如讓他們死了算了,壓根就交不上來。所以還不如把遠近距離按照等級劃分,越遠交的稅越少,遠的沒邊直接不用交了,皆大歡喜。

這一年山東河南又有水患,皇帝非常信任我,不過問也不派其他官員來賑濟,讓我自己琢磨著處理。可是我啊,都70歲的人了,再想折騰也沒什麼勁了。後來皇上聽說河南出現賣兒女的現象,還是派了其他官員過來賑濟災民。

我一時間感慨萬千,十年前因為山西的災害,我被派去救濟災民,從此被皇帝重要,一路走到今天,沒想到半截身子進黃土的人,今年又遇到水災,真是緣分啊。

我覺得自己病重快不行了,硬撐著治理完水災,看著百姓都有吃有喝了,於是請求皇上讓我退休,皇上也就准許了。


死後兒女皆布衣,封疆大吏田文鏡的十年官場生涯



因病隱退之後沒多久,田文鏡就去世了,享年71歲。田文鏡為官清廉,做了近十年的封疆大吏還是一貧如洗,子女家屬也沒有借到什麼光,幾乎還是清一色的布衣。


謝謝關注,明天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