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孝义、介休共同构成太原经济圈次中心。汾阳是著名的酒都,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闻名遐迩的汾酒、竹叶青产地、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汾阳。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镇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位于吕梁山东麓子夏山下,太原盆地西缘。1958年建杏花村公社,1984年设镇。境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酒文化源远流长,酿酒历史可以追溯至四千多年前,汾酒集团就坐落在杏花村镇镇区,素有“酒都”之美称。2011年7月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4年7月被列为全国重点镇,2016年10月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酒都圣地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镇作为中国最具代表的酿酒圣地,因汾酒而妇孺皆知、闻名天下,素有“酒都”之美称。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早在1500年前,杏花村酿造的宫廷御酒就深受北齐武成帝的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唐代,杏花村酿酒作坊达到72家,曾有“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的诗文描绘当时的盛景。明清时期,杏花村酿酒达到鼎盛时期,酿酒作坊遍及村落,椐记载有220家之多。当时,汾州商人作为晋商的劲旅,他们在商贸往来中把自已酿出的美酒带向全国各地,于是人们把来自汾阳杏花村的酒称作汾酒。历代的著名文人墨客,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尤其是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令杏花村这片土地生动了千百年。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色古香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先有老汾酒,后有杏花村”,汾酒的酿造发展成就了杏花村的成长壮大。作为晋商重要分支的汾商,以酿酒卖酒起家,在创造灿烂的白酒文明的同时,赚取了大量资金,在酿酒作坊的周边建造家园,逐步形成了东堡和西堡。村堡内深宅大院,街巷高墙,处处显现着豪华与气派。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走进杏花村镇,仿佛走进了酒的世界,可谓“招牌遍地,处处酒香,酒都盛誉,名不虚传”。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博物馆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酒博物馆位于牧童南路北侧,建筑风格为仿明清木架结构,馆内陈列纵贯了4000多年汾酒酿酒历史,汾酒发展的历史变迁,汾酒文化与晋商文化、黄河文化的一脉相承。该馆以汾酒发展历史为线索,共分为千秋佳酿、晋商酒韵、竹叶青青、清香独帜、杏林墨缘、酒都瑞爵、天工妙手、酒海沐歌、异彩纷呈九个展厅,展示了汾酒在中国历史上的四次辉煌、汾酒厂的发展历史、历代文人墨客来过杏花村以后留下的赞美诗句以及汾酒传统酿造工艺的全程展示。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纯手工制作的原浆酒以及汾酒集团出品的四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酒和玫瑰汾酒。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峪道河马刨神泉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西汾阳城外的峪道河,是吕梁山麓风景最秀美的地方。峪道河的源头“马刨神泉”,相传为当年宋太宗的骏骑踢出的甘泉。这甘泉当年解救了宋太宗干渴的三军,以后的千百年一直滋润着当地的百姓。

汾阳五岳庙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至清代寺庙古建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西南15公里三泉镇北榆苑村南。据碑记,金天德三年(1151年)重建,元大德十年(1306年)再建,清乾隆(1736-1795年)、道光年间(1821-1850年)均曾增修。五岳庙占地54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五岳殿,两侧为东配殿水仙殿、龙王殿和西配殿圣母殿。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五岳殿为庙内主体建筑,单檐悬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由于平柱外移使明间扩大,次间缩小。明间置板门,次间置直棂窗。前檐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皆用草袱作法,为原木稍加修饰而成。梁上有:“时大元大德拾年岁次丙午十月巳亥二十二日己未庚午时重建志” 题迹。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水仙殿位于五岳殿东侧,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明间补间出45度斜昂。梁架亦为彻上露明造,草袱。殿内须弥座砖雕,保存基本完好,束腰部雕历史故事、花草人物、窗格图案等,刀法传神。梁枋题记:“ 大元大德四岁次庚子三月壬申朔初十曰辛巳甲午时创建”。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两殿内均保存有精美的壁画,五岳殿壁画分绘于殿内三面墙和门额、栱眼壁等,计40平方米。水仙殿壁画内容反映水仙出行、回归图。

汾阳文峰塔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阳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区以东2公里的建昌村,该塔共十三层,精确高度为84.93米,雄伟挺拔,高度位于全国砖结构古塔之首,号称“天下第一塔”。到汾阳去游览文峰塔,附近的老人就会给你念叨:“汾阳有座碱场塔,距天只有二尺八”。汾阳文峰塔现在的高度在全国砖塔中确实名列前茅,也是我国现存文峰塔中的杰出代表,2006年5月25日,山西省汾阳市文峰塔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是古代人民为使当地文风、文脉顺达,多出人才,根据风水理论而建造的,具有观赏性和标帜性双重意义的建筑,遍布全国各地州县,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儒、释、道三种思想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它还是全国罕见的生肖塔,塔心室第一层塑有观音像,从第二层起依次塑着鼠、牛、虎等十二生肖像,兽首人身,十分独特。塔内供奉十二生肖,这在全国的文峰塔里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过说到底其实是受科举制度和儒家重文思想影响。塔高十三层,是仿照佛塔(塔高十三层,在佛教代表功德圆满)而来,底层供奉观音,也是受佛学的影响。十二生肖和风水学说,很明显也受道家文化影响。所以可以说汾阳文峰塔很有中国儒释道三教融合的风格。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远眺文峰塔,拔地擎天,高耸入云,像一支饱蘸文墨之如椽巨笔;近观塔身修长俊秀,翼角高挑,檐铎宝顶精铸,琉璃华彩熠然。盘旋拾级,内可近瞻观音及十二生肖容貌,外可远望八方。幽静的农舍、平整的园田、起伏的山峦,无不尽收眼底。

汾阳太符观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太符观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东北13公里上庙村,为金至清代建筑。其座北向南,正殿立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前有月台,突了了正殿的位置。正殿南向为山门,配殿分列东西两侧,整个庙区面积 6420 平方米。正殿内有玉皇大帝及其侍者七尊泥塑,躯体高大,形象逼真,从其塑造风格看可能是明代作品。左右配殿内悬塑满壁,表现后土圣母在文武侍从护卫下出巡的场景,造型艺术令人赞叹。其配殿大于正殿的设计,打破了庙宇建筑的惯例,实为罕见。殿内有来狄青墓碑一座,保存完好。2001年0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阳王府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阳王府以盛唐时代历史为背景,以隋唐建筑风格环境营造空间。汾阳王府,沿中轴线,主要由府门、郡王堂、紫瑞楼组成。汾阳王府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兴建。汾阳王郭子仪(公元697—781),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力挽狂澜,平息“安史之乱”,其赫赫业绩,彪炳史册。公元762年被封为“汾阳郡王”。汾阳是郭子仪的得姓之地、受封之地、食邑之地与传人之地,史称唐汾阳、郭汾阳。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州府文庙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汾州府文庙坐北向南,原为四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棂星门牌坊、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

棂星门:棂星,本来称灵星,是天田星。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为了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就命令祭祀天田星,作为祭天的头等要事。到了宋代,儒家把孔子与天相配,所以在孔庙和儒学中,也都把祭祀孔子当作祭天,所以都筑有灵星门楼,用以祭祀孔子。这里的“棂星门”三字为乾隆御笔。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泮池: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泮池也象征学海。入泮则意味者开始学海生涯。

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大成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候称文宣王殿,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于是下诏更名为“大成殿”。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明伦堂:古时为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现在为汾阳市的孔子研究会所在地。

尊经阁:汾州府文庙建设有“汾州文库”,收藏汾阳本土人士创作的及外籍人士以汾阳为题材的各类书籍。崇文厚德、善美汾州,是汾阳的城市精神。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土圣母庙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土圣母庙,又称后土庙。在山西汾阳县城西北二公里栗家庄乡田村。因庙内供奉后土圣母,故名。在母系氏族社会,氏族(部落)的首领称为“后”;而土者,地也。“地即母”(《后汉书·傀嚣传》),二者都是繁衍人类的。所谓“后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最高的女性君王。近年来,也有的认为,后土其实就是传说中的“女娲”。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土圣母庙始建于唐,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清乾隆年间均有重修,现仅存正殿一座。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剪边。这里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就在于其壁画。殿内东、西、北壁有明代壁画74.7平方米,北壁为《宴乐图》,东壁《迎驾图》,西壁《巡幸图》,均为工笔重彩,沥粉贴金。

报恩寺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报恩寺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内卫巷街,俗称姑姑寺,创建年代不详。报恩寺是明代庆成王府的家书祠,用于教学和文人交流。在汾阳市豆腐巷北口正对处,就可以看到报恩寺的大殿。从卫巷街的小方门可以进入寺中。汾阳报恩寺于2002年被列为汾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寺内现存有山门、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345.85平方米。正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梁架为四椽栿前后搭牵用四柱。

石盘山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石盘山又称老爷山,位于汾阳市区城西7.5公里处,海拔1066米,背倚吕梁山,与全国第一高砖塔文峰塔遥遥相望。这里曾是中外闻名的道教圣地,明崇祯十四年(1641),因李自成、张献忠义军战乱,湖北武当山道教文化受阻,武当山道士何一贯辗转来汾拜谒明翰林秘书侍讲、精通风水学说的朱之俊,商定在石盘山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三清阁”,即后称玄天上帝庙宇群,令人遗憾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给毁掉了。

贾家庄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穿透了几代人的心灵,其诞生地正是山西汾阳贾家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讲的也是当年贾家庄的故事。汾阳贾家庄位于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距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307国道和太中银铁路,与酒都杏花村相毗邻。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家庄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郭沫若先生在参观后,写下了“杏花村外贾家庄……红旗高举在汾阳”的赞美诗句。贾家庄坚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全村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都取得蓬勃发展。贾家庄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首批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生态旅游村”等称号。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家庄依托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成为集乡村民俗旅游、工业文化创意、农耕文化体验、红色经典教育、康体养老休闲、美食影视文学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贾家庄大道以南是农业科技园,各类农作物呈丰字型布局,以块分类,高低相间、优种纷呈、硕果累累。大道以北有供人游乐的射箭场、万紫千红的花卉园和整齐茂密的苗圃丛林。大道东端在临近瀑布处,有一个半园型广场,广场南北对称地座落着两幢新颖别致的鸽子园。登上生态园的最高处—龙山顶,可以看见丹青笔塔竖直挺拔,贾家庄风情一览无遗。 三晋民俗体验地“贾街”占地约180亩,是在原村落的基础上打造的明清传统风格特色古街,包括民俗文化展示街、地方特色小吃街、手工作坊街以及酒吧街。

山旅吕梁,最后一站,汾阳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