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實力撐不起野心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別辜負苦難

當你的實力撐不起野心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別辜負苦難

自知冷暖就好

野心在這裡是一個概念的統稱,你可以理解為“虛榮”“貪婪”“好高騖遠”等。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會有虛榮心爆棚的時候,不管你是不是個低調的人,你總會有那麼一刻能清晰的感覺到自我虛榮,尤其是在人多的場合,總希望有那麼一秒自己是這個場合的焦點,但懂得修煉自我的人能明白,這虛榮如泡影,沒實力的虛榮很可憐。但相當一部分的人會把這種虛榮變成自己強烈的心理需求。之前看到一個對“中年人為什麼很容易發福”的回答,說“只有食物能滿足自我,能衝抵壓力,能為自己輸血”,但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還有一件能滿足自我,那就是“虛榮”。比如家境不允許,卻吐血買豪車(這裡轉指為了虛榮而買,而不是實際需求),比如消費信用卡,卻不知節制和計劃,最終導致自己的資金危機,比如各種在朋友圈刷存在感,最終還是為了從外界獲取關注,來填補空虛,為了那稍縱即逝的滿足感。每個人都有虛榮心,每個人都有野心,但被自我放大了以後,我們身上那些好的品質和優點就會被這些負面情緒淹沒,導致自我素質和能力止步不前,未來出現的很多棘手的情況都應付不來。形成惡性循環。

既然我們都無可避免的會有虛榮貪婪和野心,那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辜負我們經歷過的苦難。我們在現實中很容易遇到比自己的年齡大很多,但許多的做法都不合時宜甚至是幼稚,其中的原因是成長對於一個人也分質量的好壞,可能你犯過一兩次相似的錯誤,你就會吸取教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話少說。但有的人卻要經歷十幾次或者根本就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年齡只是虛長了,成熟很年齡有關係,但年齡卻不是成熟的決定性因素,我們不辜負苦難,就是要求我們能在知道錯誤以後迅速改正,更一步要能知道遇到類似的或者推理出某種情況怎樣的做法是最優解,怎麼的做法是弄巧卻成拙。你要不斷的反省自身和反思整件事,這就是為何同樣九年義務教育,而你卻很突出的根本原因

我們每次做一件事的好壞,取決於我們的頭腦,而不是根據本能去做一件事,人和人的差距除了時代,運氣,經歷,實幹,更重要的是頭腦的差距,包括思維,經歷,想法,還有就是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