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線——一條穿梭於人間和天堂的路丨附攻略

一條真正人跡罕至的路,一路景色變幻,一路艱辛跋涉,從阿里的山湖到葉城美麗的維吾爾族姑娘,途中經過幾百公里的無人區,翻過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坂埡口.雄偉壯觀的喀喇崑崙更是讓人心生渺小.

新藏線——一條穿梭於人間和天堂的路丨附攻略

新藏公路北起新疆葉城,南抵西藏阿里地區的獅泉河,後又南延至邊疆城鎮普蘭,國道編號為219。而在旅行者眼中,從獅泉河到葉城這段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藏線,雖然在阿里已領略了神山岡仁波齊的壯麗,目睹了聖湖瑪旁雍錯的聖潔,感受了古格王國遺址的雄偉,但對旅行者來說,新藏線的神秘和艱辛仍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上,

一切都是未知。可能幾秒前還頂著烈日,轉瞬就大雨瓢潑;海拔1000米的葉城已是夏日炎炎,同一天翻越大坂時卻會大雪紛飛;雖然現在全線三分之一的路面鋪設了柏油或者進行了加硬加固,但沙石路、翻漿路、搓板路仍是家常便飯,碰上山崖落石也不奇怪。全線翻越的10個大坂埡口、不計其數的岔路、無人區中模糊不清的路牌讓這條“生命禁區”的公路成了眾多越野族挑戰極限的對象。

新藏線——一條穿梭於人間和天堂的路丨附攻略

從葉城到獅泉河海拔落差幾千米,其間還要翻越多座5000米以上的大坂,加上沿途氣候路況.住宿條件極其惡劣,所以第一次新藏之旅,我選擇了在阿里適應了高原氣候後,再走新藏線前往葉城,這在當地人口中稱為“下山”,而從葉城前往獅泉河則被稱為“上山”,“上山”對初上高原的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只要不是大雪封山的元月或者雨季來臨的七月,從獅泉河找輛走新藏線的車還是很容易的,有固定發車的臥鋪班車,也有供租用的越野吉普,當然還有拉貨的大卡車。在獅泉河那個標誌性的紅綠燈十字路口西邊就是走新藏線貨車的集結地,臥鋪班車有時也會在那裡休整拉客,我自然是去那兒碰運氣了。去的時候是九月,找“下山”的車很容易,150元就談定了一輛經日土運馬匹然後去葉城的司機,不用“扛大箱”,視野好,價格便宜,路上還有司機和你聊天,這些可都是坐臥鋪班車所沒法享受到的待遇.

中午從獅泉河出發,直接開到了日土縣城。日土是西藏境內離新疆最近的一個轄縣,這裡出名的除了它的巖畫,最負盛名的就是班公錯了,班公錯是個狹長的湖泊,三分之二在中國境內,是淡水,其他的在印度境內,是鹹水。印度人一定很妒忌我們,在我們這側的水裡盛產無鱗淡水魚,而那邊則是什麼也沒有。司機要去的馬場離班公錯很近,很是意外地近距離感受了這個神秘的湖,大片寸草不生的裸地環圍著一湖被透亮陽光照耀的碧藍,因為不是旅遊季節,湖邊人煙稀少,倒是湖面上巡邏的解放軍軍艦很是顯眼,聽司機說,湖心還有一個鳥島,到了遷徙的季節,上面有很多稀有的高原候鳥,特別壯觀。

新藏線——一條穿梭於人間和天堂的路丨附攻略

司機要連夜趕路,頂著稀疏但捱得很近的星光在漆黑一片的道路上行進,真擔心司機公一打盹開錯了道路,於是起勁地和師傅聊天,不過才聊了一會,眼皮子就招架不住了,可能是海拔不斷升高的緣故,也可能是顛簸太厲害的緣故,就這樣我竟然迷迷糊糊地睡過去了。一覺醒來天已經矇矇亮,忙間司機到界山大坂了麼,因為來之前就知道界山大坂之於新藏線的意義。這是新疆和西藏的分界線,海拔600米,新疆人稱大山口為大坂,過了界山大坂,北面就是新疆了。關於新藏線有句俗話:“天山大坂撒過尿,死人溝裡睡過覺”,用以形容一個人經歷豐富、膽大氣壯,足見這段路程的艱險。司機告訴我界山大坂早就過了,死人溝也過了,馬上就要到紅柳灘了。真是惋惜,司機看出了我的心思,忙鼓勵我說沒能在界山大坂留影不可惜,你可是在死人溝裡睡過覺了,已經很了不起了。司機說的死人溝就是傳說中20世紀50年代解放軍車隊集體失蹤的地方,也叫甜水海,其實就是荒漠戈壁中的一小片水域。

紅柳灘因荒灘上長滿紅柳而得名,到了那裡發現其實也不然,稀稀拉拉的幾株紅柳,在滿眼的黃色映襯下,顯得很渺小。從紅柳灘開始海拔高度就開始不斷下降了,氣候也隨著溫潤起來,到達三十里營房的時候,海拔已經是3600米,這對從平均海拔4000米的阿里走過來的我來說已經是低海拔了,不過想想那些從葉城過來的人一定不太好受。三十里營房是新藏線上最熱鬧的地方,除了兵站、醫療站,各種風味的飯店在小鎮上也很多,所以很多過往車輛和旅行者都會選擇在此食宿。兵站對面的三十里營房醫療站,就是電視片《崑崙女神》中人物的原型地。

新藏線——一條穿梭於人間和天堂的路丨附攻略

從三十里營房出來就算離開了岡底斯山脈,下面就要開始翻越喀喇崑崙山了,比起多呈圓金字塔形的岡底斯山脈,崑崙山脈又是另一種不同的景象。山峰大都稜角鮮明,斧劈刀削般,路上更加艱險,景色也不斷變幻,有順口溜為證:“行車新藏線,不亞蜀道難。庫地大坂險,猶似鬼門關;麻扎大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大坂旋,九十九道灣;界山大坂彎,伸手可摸天……”最先過的是海拔4750米的黑卡大坂,這個大坂以“旋”著稱,聽司機師傅說如果碰上車多,從山上看盤旋在山間的車輛甚是壯觀,如成群的螻蟻一般。再翻越4300米的麻扎大坂後路竟然變成了柏油路,看來離葉城已經不遠了。

車行使了整整一天,天黑時分到達了庫地小鎮,一個純粹的維吾爾族村莊,道路兩旁是兩排標準的水泥房子,“上山”邊陰檢站,一個純粹的維吾爾族村莊,道下山”的車輛都在這裡接受檢查,而對我這個剛走過新藏線的城市人來說,這些顯得這麼久違而親切,有一種回到家的衝動

從庫地出來,再翻過直上直下的庫地大坂就是一路坦途了,這裡距離葉城只有80公里。車開得飛快,重新又有了這種平坦路面的感覺,重新又熟悉了這種現代的感覺。很快就到達了葉城的零公里處,新藏線的起點,我的新藏線之旅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一路的異常顛簸、一路的塵土飛揚的壯美景色、一路的白日夢般的行程,關於新藏線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一生的美麗回憶

小攻略:

只要不是大雪封山的季節,在獅泉河都能找到到葉城的順路車或者長途班車,一般是“上山”價錢責,“下山”價錢

●新藏線途中補充供給的地方很少,自駕遊的一定要做好計劃,比如說可供加油的地方盡有日

使宜,而在大雪封山前則是下山價錢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