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你還能回來嗎

我開始看《奇葩說》的時候,《奇葩說》第一季已經播完了,那時候的我,突然發現原來綜藝節目還可以這樣,有這樣的觀點碰撞,他們一個個,都好有思想。那時的我,最喜歡顏如晶,我也很不習慣與陌生人講話,懼怕站在人前被評判,懼怕人群,可是一旦給我一句話讓我辯,我會報以極大的熱情。

《奇葩說》,你還能回來嗎

那時的馬薇薇,是精英女性的代表,它帶給我的,是一種新的女性觀。這種觀念,儘管我是個男生,在看所謂新女性時,總是懷有一股敬意。她們幹練,她們灑脫。

《奇葩說》,你還能回來嗎

那時的我表面上一點也不喜歡肖曉,為什麼說表面上,因為在對肖曉的整容臉大加批判的同時,我卻對他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羨慕。羨慕什麼呢,我當時不明白,後來去想,大概是希望向他一樣真實,敢於向任何人撒嬌。

耿直的艾力,其實他代表了我們,他一板一眼的講道理,一本正經,人們說他是個鋼鐵直男,這有什麼壞處呢,他是這個舞臺上的清流。

範湉湉令我喜歡上上海的女人,對絮絮叨叨的上海大媽,暴躁的大媽竟然能產生一絲好感,她,好像一個媽,在訓自己的孩子,每次別人將我看作小孩子而嘮叨時總會給我一種反感,而對於湉湉,我討厭不起來。

《奇葩說》,你還能回來嗎

陳銘老師是從《演說家》就喜歡,他穩健的辯風,帥氣的姿態。

戴著花,美美的被選上來,被淘汰的姜思達,當時我絕對想不出我會用流量也要看《透明人》。

包江浩、王梅還有花希,他們讓我見識了不同的世界,於是我會向身邊的人瘋狂《奇葩說》,那時的我會熬夜也寫一篇辯論稿,想象自己也在場上,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身邊的人或多或少在我的影響下會看一兩期《奇葩說》,可是從第一季到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如今第五季,唯一能堅持下來的,只有我。第二季時,我喜歡上一位辯手,邱晨,她理性,閃著智慧的光。同時給我深刻印象的還有董靜,一個民生記者。我們越來越喜歡肖曉,越來越喜歡思達。

《奇葩說》,你還能回來嗎

《奇葩說》一到五季變了麼,我們心裡都清楚,變了,還變了好多。馬老師心理也清楚,所以他不再說,“我們是一個嚴肅的辯論節目”,綜藝感強了,沒辦法,傅首爾就是這麼優秀,她一張嘴,你就會笑。飛飛是這麼耿,馬建越是這麼可愛。

《奇葩說》,你還能回來嗎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從第五季的不知道哪一期開始,我感覺《奇葩說》好像丟了些什麼東西,丟了什麼呢?馬薇薇、黃執中、邱晨、肖曉、顏如晶、飛飛、馬建越,他們都在啊,而且花希還回來了誒。

可是我就是感覺不舒服,我看著馬薇薇,開始有一種陌生感,她不是那個女王了,也不是個精英,這種蛻變,讓我很難受。

我開始覺得飛飛這一場講的什麼,亂七八糟的。看見如晶屢戰屢敗,為她感到不值,寶貝,你還享受這個過程嗎?

這段時間一直有人告訴我,顏如晶最後獲得了冠軍,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我們喜歡的是那個享受在觀點碰撞的各位辯手,不是各位槓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