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現在上點規模的大城市都會設立一座市博物館,其中收藏著一些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物。而文物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民間的有識之士,將自己收藏的文物無私捐獻給博物館,讓更多中國的平民百姓,能見識到中華文化的沉澱。這些文物值多少錢暫且不說,文物最重要的是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傳承。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要說到文物博物館,那咱們第一反應應該是北京故宮博物館。故宮博物館現藏文物180餘萬件,佔到全國文物的六分之一。故宮本身不但見證了明清兩朝歷任皇帝的生老病死,如今也收藏了五千年曆史的濃縮精華。當然了,文物雖然可以通過考古發掘,但很多文物還是會流傳於民間,被一些收藏家們收購併視為珍寶。而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位大收藏家,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故宮書畫類藏品有一半都是這位收藏家捐獻的。有人根據現在的文物拍賣價格估算過,他捐獻的所有文物可以拍賣到1136億的天價數字,然而實際上他的藏品有很多都是無價之寶,根本不能用金錢衡量。他就是張錦芳之子——張伯駒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張伯駒,字家騏,號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他與溥儀族兄溥侗、袁世凱次子袁克文、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並稱為

“民國四公子”。生平最愛收藏書畫文物,經他手蓄藏的中國曆代頂級書畫名跡,見諸其著作《叢碧書畫錄》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稱為“天下第一藏”。其中不乏西晉陸機《平復帖》,隋朝展子虔《遊春圖》,唐代李白的《上陽臺貼》等稀世文物。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他自30歲開始收藏文物,全然是為了一腔愛國熱情,他為了不讓文物流落於國外,不惜變賣家產,一擲千金地買下文物。而他曾經說過,

一件《遊春圖卷》使他從豪門鉅富變為債臺高築,甚而被匪徒綁架、生命堪虞,但他卻“寧死魔窟,決不許變賣家藏”。這份無畏壯志,著實令人敬佩。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1956年,張伯駒給故宮送來一份大禮——近30年的稀世藏品無償捐助。而張伯駒唯一的女兒張傳彩老人,卻與老伴住在後海一棟年久失修的老宅中。很難想象,現在出行要坐公交車的她,當年是在北京擁有數棟豪宅的張大小姐。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在1982年,張伯駒先生突然感到不適,患上了重感冒,隨後病情不斷加重,被緊急送往了北大醫院。但卻因所謂的“級別不夠”不能住單人間和雙人間,張伯駒無奈只能與七八位病人擠在普通病房,病房內不時有重病患者被抬進來,也有去世者被抬出,心緒不安的老人惶恐地要求出院。2月26日,等到女兒終於拿到同意調換醫院的“批令”時,張伯駒卻不幸離開人世,享年84歲。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一生醉心於保護文物,繼承中華文化的張伯駒老先生,居然因為可笑的“級別”問題,在病重之時得不到有效救助。這是中國歷史上的恥辱,也著實讓人寒心!

他捐出一半故宮書畫藏品,晚年病重卻因“級別不夠”住不上單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